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实施《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300家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5万家以上。6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如何有效落实三年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
导向明确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专精特新企业长期专注细分领域,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发展潜力大,是推动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早在2012年,江苏便率先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94家,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86家。
而全省有超400万家中小企业、超70万家中小工业企业、超5.6万家规上中小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偏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仍有较大空间与潜力。
“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政策引导和精准服务,支持企业坚定信心、聚焦主业、精耕细作,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省工信厅副厅长石晓鹏解读说,“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尤其注重回应企业诉求,围绕在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的产学研合作对接困难、创新人才招引难、原材料成本高、产业链供应链不畅、要素保障不足等实际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比如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每年发布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清单和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攻关需求清单等。
重点突出
有的放矢实施“八大工程”
加快推动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朝着专业化、精益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大力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创新能级提升工程、协作配套强链工程、质量品牌创优工程、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数字技术赋能工程、特色金融助力工程、服务体系升级工程“八大工程”,全力护航专精特新企业对标世界一流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创新,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关键。省科技厅副厅长刘波介绍,实施“创新能级提升工程”,推动创新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计划”,培育一批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企业研发机构;与此同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引导金融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多“苏科贷”产品,进一步拓宽其融资渠道。
如何撬动“智产”变“资产”、激发更多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是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的关键。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传博表示,将争取更多资源保障,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参与项目实施,加速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高价值专利的创造和储备;加快建立重点专精特新企业专利审查的绿色通道,缩短申请周期,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钱东平介绍,为落实“特色金融助力工程”,一方面,将完善省金服平台功能,聚焦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特点和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上线更多金融专属产品;另一方面,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平台作用,打造专精特新服务专板,力争到2025年全省专精特新上市企业达300家。
分层“滴灌”
保障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江苏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分层“滴灌”,保障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行动计划”中专章列出“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人才引培、营造良好环境等,尤其在精简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方面,要求实施专精特新项目“正面清单”管理,对专精特新企业项目核准备案、环评、安评、能评等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同时规范涉企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消防等行政执法检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
“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培育,离不开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省财政厅工贸发展处处长杨晨说,省财政将继续加强省级涉企专项资金统筹力度,加大专精特新领域财政支持力度;发挥省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运用股权投资等多元化方式,带动社会资本聚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通过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及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推广政银合作模式,加大政银合作产品投放力度;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机制。
为保障“行动计划”落细落实,下一步,省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将统筹推进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发展,会同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八大工程”和保障措施任务清单,建立工作通报制度,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