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干在先、走在前,当好领跑者

——访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

“通道建设确实带来了重大机遇,但机遇有窗口期,唯有抓住黄金窗口期,拼命干、加油干,这样才能抓住时机。”贯彻南通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海门将加快打造“一示范四城市”,当好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领跑者。

去年以来,海门区在承压中前行,坚定扛起南通市委赋予的“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光荣使命,聚力实施“五大新工程”、打造“五个示范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多个“百强排名”“创新工作”“激励事项”“重点指标”走在省市前列。

“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绘就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宏伟蓝图。”郭晓敏说,海门将聚焦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目标不动摇,以“一示范四城市”建设的实际成效加速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的生动图景。

所谓“一示范”,就是坚持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紧紧围绕产业振兴、城乡融合、跨江融合、共同富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五个示范区的打造,实现争先创先的目标。“四城市”是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长江北翼综合实力领跑的标杆城市”“‘北上海’‘新苏南’的第一门户城市”“上海大都市圈幸福宜居的新兴城市”。

去年,随着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江苏段相继开工,海门人的跨江梦想逐步成为现实图景。《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更是全方位覆盖海门。如何把握战略性交通工程与《规划》出台的重大历史机遇,叠加释放“通道效应”“同城效应”?郭晓敏表示,海门坚持把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作为重要引领,把跨江融合作为最优路径,全面打造“跨江融合示范区”。具体而言,就是要构建同城体系、打造合作空间、建立同城机制。

在构建全覆盖的“同城体系”方面,海门将围绕交通共融、板块共建、产业共兴、科创共进、民生共享、社会共治六大重点,推动互惠共赢,实现更多优质资源的接轨融通、共享共用。

在构建国际化的“同城空间”方面,海门将坚持把北部新城与创新南城“双城”、謇公湖与玲珑湖“双湖”、海门港海港与三星镇空港“两港”、三厂青龙港片区与西部片区“两区”等产城融合片区作为跨江融合的重点区域,内在提升社区、学校、医疗、商圈等国际化配套功能,外在展示产业、城市等国际化形象,为推动跨江融合打造更为坚实的载体平台。在构建立体式的“同城机制”方面,海门将在各个层面畅通跨江学习交流渠道,让海门真正融入上海的产业版图、创新集群、城市圈层。

海门始终坚持产业强区、实业兴区。新的一年,海门又将如何完善产业体系、突破重大项目、壮大企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郭晓敏表示,海门将全面优化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先进金属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3大优势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2大成长型产业”;全面推动招商引资,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深化“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不断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全面壮大企业集群,聚力实施龙头企业崛起、规上企业追赶、小微企业成长“三大专项行动”,全年确保实现工业应税销售超2000亿元、净增规模工业企业超100家、规上工业应税销售增长超30%的“三超”目标,争创“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全面做优营商环境,学习借鉴沪苏成功经验,优化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继续举办企业家早餐会、沙龙等活动,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企业满意度、获得感。

目标已锚定,今年,海门将继续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树牢争先进位的意识,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以创新精神、务实作风,敢闯、敢想、敢试、敢干,全力推动“强富美高”新海门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实效。

本报记者 袁晓婕 黄天玲

2023-02-10 ——访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4882.html 1 3 干在先、走在前,当好领跑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