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时评

开学第一课:收心

□刘曦

本周,通城各大中小学迎来开学季。然而,孩子居家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早晨起不来、身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南通四院儿童青少年心理专科提醒:孩子和家长都要调整心态,尽快投入新学期。(2月7日《江海晚报》)

度过一个“加长版”寒假之后,“神兽”终于“归笼”,新学期正式摁下“启动键”。这也是国家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次开学,意味着学生们终于重回传统课堂学习。春来读书早,开学当收心。开学收心,就是要及时调整好心态,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

与以往开学季不同,如何快速适应正规校园学习生活,是广大中小学生经历长时间居家学习和“加长版”寒假后面临的共同挑战。只有及时收心,才能思想上不掉队、行动上不落伍、学业上不欠账,跟上新学期的新进程。调节生物钟,按学校的作息时间调整饮食起居,储蓄旺盛的精力;学习早一步,通过复习唤醒大脑里的记忆,制订学习计划,预习新学期知识……这些都是顺利通过开学过渡期的关键。

“双减”无疑仍然是新学期关注的焦点。经过努力,已经做到“减”,更要丰富“加”。“双减”实施一年半,学生和家长开始感受到了“指挥棒”带来的政策红利,但受疫情影响,新的艺体等教学内容、实践课程等尚未大规模启动。新学期,落实“双减”,沐浴阳光、拥抱自然,我们有了更好的客观条件,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丰富课程设置,让孩子有更多全面发展的选择和空间。

春节假期让学生有了休整身心、“放飞”自我的机会,但生活学习节奏被长时间打乱后,也给学生、家长及老师带来了明显的焦虑。加上受疫情影响,许多学校没有组织期末考试,有待开学后补测,这些无疑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家庭、学校、社会各方要营造宽松的环境,为孩子们做好心理疏导,缓解孩子们的焦虑情绪,让他们心无旁骛投入新学期。

新学期、新起点、新期待,闲散自由的假期已经结束,规范自律的新学年拉开序幕,各方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尽快消除“开学综合征”,上好收心第一课,以崭新的姿态、满腔的热忱、饱满的精神投入新的学习之中。

2023-02-1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4935.html 1 3 开学第一课:收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