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学与思

一群人到一城人:“滚雪球”效应彰显新风尚

——“莫文隋”现象再思考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南通,高度重视发挥典范示范和榜样引领作用,把学雷锋与学习“莫文隋”等身边典型紧密结合起来,持之以恒抓,坚持不懈学,持续放大“涟漪效应”,不断培育和壮大向上向善的新时代好人文化,有力推动了城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

坚持不懈

学雷锋活动持续开展

雷锋用22年短暂而美丽的人生诠释了信念的力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树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精神的高度。60年栉风沐雨,60年矢志不移,我市坚持立足岗位、走向社会,代代传承雷锋精神,遍布城乡、长年开展的学雷锋活动成效显著,一代代青少年在爱有英雄、学有榜样、行有坐标中健康成长。新时代雷锋精神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 “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他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时表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热情赞扬“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雷锋精神列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拥有大德大爱的新时代好人能懿国富国、美丽中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生动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雷锋精神,我市以文明实践活动为主要抓手,注重思想引导,强化组织推动,各级各类学雷锋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在城乡遍地开花。

典型引领

学雷锋名声更加响亮

我市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把学雷锋活动同挖掘、树立、宣传和学习本地典型紧密结合起来,用身边可敬、可信、可近的“活雷锋”感召人、影响人,示范各行业、全社会。“莫文隋”正是江海大地涌现出来的群体典型,其原型是以“莫文隋”(不要问我是谁)名义给贫困大学生汇款资助的原南通工学院副院长汤淳渊。在寻找“莫文隋”过程中发现还有吴铭(无名)、魏群(为群)、叶中恭(一中共)、任友琴(人有情)等更多人助人不留名。当地媒体连续跟踪报道,《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南通:群起效仿“莫文隋”》进行了报道。“莫问我是谁,风雨中我是一把伞,干渴时我是一杯水……”一个人感动了一座城,一群人温暖一片天。我市把一件普通的接济学生的事,宣传得声势浩大,接地气,深入持久。“凡人善举”典型成为“崇德向善”的价值引导,还确定每年3月5日为学雷锋、学“莫文隋”日。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理论宣传、文艺宣传联动,推动学雷锋、学“莫文隋”活动深入开展,更多人主动要求加入扶贫帮困队伍之中。

典型就是持续不断的发光体、指引方向的航标灯。学“莫文隋”25年,我市探索出一条“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精神文明创建之路,形成“滚雪球”效应,相继涌现出天生港消防中队、市第三人民医院“无红包医院”以及“南通医学院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等先进集体,涌现出公益慈善“双雄”吴锦泉和胡汉生老人,立足岗位学雷锋“双姝”青年纺织工、两届全国党代表李兰女,护理工、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诸多爱心组织、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慈善行也乐于以“莫文隋”命名,“莫文隋”成了南通的城市名片。

精心组织

学雷锋队伍日益扩大

“雪球”会越滚越大,社会风气关键在于引导,好人才越来越多。我市推动更多人以先进为榜样,盆景就变成了风景,风景也就变成了风尚。沐浴学“莫文隋”的春风,1998年江海志愿者服务站成立,开始只有几十个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广泛开展以后,主动加盟志愿者队伍的人越来越多,我市因势利导,加强培训、教育和管理,开展形式多样、市民需要的各类志愿活动。他们当中有数量庞大的各类专业志愿者,有“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宣讲志愿者,还有能随时上门进行应急救急的特殊志愿者。到目前,统计在册的江海志愿者已达251万人,服务项目超60万个。志愿服务从口号变成全社会更多人的自觉行动:在 “莫文隋”精神发源地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到现在已延续25届;如皋“爱心”邮路越来越长,服务内容和项目越来越多;如东税务女职工“爱心妈妈”团队越来越大……他们爱心满腔,从身边的小事、实事、善事做起,像一颗颗种子撒向社会各个角落,生根发芽、遍地开花,用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具体行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厚积新时代好人的文化力量。

日积月累

学雷锋效果持续显现

不断坚持,方能久久为功,建起精神文明的高楼大厦。坚持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社会做贡献,学雷锋活动影响了一代代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行为与社会风气的良性互动。我市共有143人(组)登上“中国好人榜”,269人(组)登上“江苏好人榜”。连续36年评选全市文明新风典型,到目前已发展到1000多个。黄金泉、宋英、赵小亭、沈亚秋等响亮的名字如丰碑镌刻在城市的群英谱,成为江海大地的精神标杆。“莫文隋”叫响全省、全国,省委党刊《群众》杂志发表多篇文章,赞誉“莫文隋”现象为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中宣部在南通召开首届公民道德论坛。

大爱懿国,好人富国。南通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张謇家乡,先贤张謇在办工厂、建学校、兴慈善时倡导“做一分是一分”“与草木同生却不与草木同腐”。近代文化丰厚的南通,具有乐善好施的广泛群众基础。60年学雷锋不间断,我市不断累积起来的新时代好人文化汇聚起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群提供了坚强的榜样引领和思想支撑。

(供稿单位:南通大学新时代理论武装研究中心)

2023-02-13 ——“莫文隋”现象再思考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5185.html 1 3 一群人到一城人:“滚雪球”效应彰显新风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