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嗡嗡”作响,在绿油油的麦田上方飞过,细密的肥料随之撒向田间;新鲜的蔬菜一筐筐地从大棚中起出,带着泥土芳香运往市场;货车忙着进进出出,一袋袋新到的化肥农药被搬进仓库……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争一日不宜迟。农民们着手管护农田、检修农机、精选良种、购置化肥,农技专家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当前,全市各地抢抓有利时机推进春耕备耕工作,为丰收描摹底色。
送服务:田间地头开良方
“追肥后一定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开展春季化除要注意气温,最低温度在5℃以上。”连日来,市、县、镇三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小麦、油菜、蔬菜墒情及长势,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帮扶、政策宣传等工作,帮助农户解决心头之忧。
位于如东县掘港镇十里墩村的无人化农场共种植小麦400亩,目前陆续进入返青拔节期。农场生产负责人王爱国介绍,最近他们正在清理内外墒沟,防止春季阴雨造成渍害。同时对长势比较差的、较瘦的田块,及时追施肥料,促进苗情转化。
“整体长势不错,但你看田里有不少杂草,播种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往年我们都开展封闭处理的,去年接连阴雨天气,没来得及。”来到田间,市作栽站站长郁伟一边细细查看苗情,一边和王爱国交流,随即开出“处方”。“在冷尾暖头的时候开展春季化除也是可以的,最低温度要达到5℃以上,最好5—8℃,一定要注意气温。”
在启东市东海镇永芳家庭农场、北新镇双仙谷物合作社、惠萍镇香兰蟹种基地、黄海滩涂养殖公司、寅阳镇小飞“春化”蚕豆基地,农技、渔技专家们有针对性提出技术方案、提供高产技术,受到种养殖户、农户们的热烈欢迎。
启东市农业农村部门和镇、村两级紧盯总计55万亩小麦、蚕豆、油菜三大关键大宗夏粮油作物,通过节前施足有机基肥、推广“春化”育种,节后普施氮肥磷肥、防治病害虫害、疏通水系及田间“一套沟”、普及推广良种良法等有力措施,实现三大粮油作物长势长相普遍优于上年,壮苗田块比例达到95%以上。
本月以来的降温降水天气对春季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我市各地农业部门提前发布提醒,组织指导农户田间清沟理墒,以防渍害发生;对弱小苗和冻害发生较重田块,适量补施返青接力肥,促进恢复生长。
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市种植小麦291.1万亩、油菜74.4万亩。目前,小麦油菜苗情总体良好。
稳供应:各类农资保障充足
在如东供合农资连锁总部配送中心仓库,工人们正忙着把大卡车上一批新到的化肥、农药搬进仓库,一排排袋装化肥高高垒起,杀虫剂、杀菌剂等各类农药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宽敞的仓库被堆得满满当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立春后气温逐步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拔节期,正是田间杂草化除和追施返青拔节肥的关键时期,充足的农资至关重要。
“春节前我们就筹措了1000多万元,全面加强农资调运和储备。”如东供合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旭介绍,目前已组织化肥3000吨、麦田除草剂20万亩,可有效满足市场需要。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因苗因田加强春季麦田管理服务,继续推动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加大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技术培训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力度,为夯实夏粮丰产丰收发挥作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命脉。在南通中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批稻种正通过传输带源源不断地被送到烘干机里,为后期的精选做准备。公司总经理刘宗陈说,中江农业共有水稻、小麦、蔬菜、大豆、玉米等近60个种子品种,今年主推武育粳528、泰香粳1402这两个优质水稻品种,预计种植面积将达40万亩。“这两个品种米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好,老百姓比较喜欢。”中江农业还与如东全县100多家种粮大户结建“南通中江种粮一体化产业联合体”,量身定制全程化技术服务套餐,小麦、水稻种子和农药、化肥送上门,让种粮大户种省心田、高效田。
为了让广大农户用上放心农资,我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走村入镇,深入农资经销门店,开展执法检查,为春耕大忙保驾护航。
“从目前检查情况来看,没有发现不合格的产品。”据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姚蓉介绍,他们将进一步加大抽检力度,杜绝“假、劣、三无”农资产品流入农户手中,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群众在春耕生产中“播下放心种,施上放心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执法人员提醒广大农户,在购买农资时要选择正规门店,去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场所购买,不买流动商贩的农资,注意对症用药,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农资经营者或者农业部门咨询,保存好购买凭证,比如发票、农资产品包装等,在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可以提供证据,方便维权。
强基础:农机体检备春耕
人勤春来早,农机备耕忙。
无人植保机、无人驾驶插秧机、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机、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条播机)、机动及电动撒肥机、粮食烘干机……如皋市白蒲镇丛埼家庭农场库房里,依次排开的农机装备科技感十足。这两天,农场负责人丛小林对这些农用机械进行了保养和调试。“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农机以良好状态投入农业生产。”
海安五一家庭农场,当地农机科技志愿者对农机购置补贴、秸秆机械化还田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宣传,围绕农场的机具维修保养及即将开展的备土育秧开展详细交流。随后,志愿者又深入农机库房,发挥行业技术优势,指导帮助农场进行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具的保养、调试和检修工作。为保证投产机具以良好技术状态投入三夏农机生产,海安市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农机科技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服务春耕备耕,为夏粮稳产高产保驾护航。
在通州区农业机械技术学校培训基地,收割机驾驶技术培训班火热进行。为确保农业机械优质、高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通州区农机校对第一期学员进行了全方位、多形式的收割机操作技能培训。
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向学员讲解收割机驾驶技术、维修保养技术、农机作业安全知识。“培训很及时,内容也很丰富。”学员王玉峰说,通过系统培训,他不仅掌握了收割机操作技术,还提高了农机安全责任意识。
为确保各类农机正常作业,我市农业部门及早协调农机经销企业、维修网点备好备足农机具、零配件,确保货源供应到位。同时组织农机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上门服务,现场“把脉问诊”农机故障,帮助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确保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春耕中去,全力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截至目前,全市已检修农机具数量6.02万台,培训机手和修理工3488人,计划投入春季农业生产农机具7.7万台,其中,拖拉机1.74万台,植保3.04万台,排灌机具1.77万台。
海安市墩头镇千步村五一家庭农场,占地2080亩的高标准农田满目绿色,农场负责人陆华正忙着用无人机播撒返青肥。“今年开年不冷,对于小麦苗的生长是件好事,大年初八就开始施肥了,60吨肥料五六天全部撒完。”去年秋收后,陆华采用效率更高、覆土更为完备的播种机械犁地,“把秸秆翻到下面、更多土翻到上面,小麦播种的质量提高了,长势也比往年好了。”
农机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给农业带来无限希望。春耕时节,行走在江海大地,无人驾驶农机田间忙碌已经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画面,智慧农机助力我市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本报记者 卢兆欣 本报通讯员 陈昌军 姜广林
下图:海安市隆政街道德心村,阡陌纵横的道路与错落有致的麦田。 顾华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