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三年抗疫,特别是疫情防控转段期间,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强、人才不足、设施设备不够等系列问题不断凸显。近日,市卫健委召开2023年度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动员会,明确提出今年我市将实施“强基”“壮腰”“提峰”三项工程,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能力。
实施“强基”工程,做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各地将落实地方政府举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体责任,优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布局,鼓励邻村合建中心村卫生室,提升设施设备条件。常住人口较少、服务半径大的地区,可通过加强巡回医疗、上级机构驻村服务、发展移动医疗和智慧医疗等方式,实现村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实施“壮腰”工程,做实优质服务基层行工作。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是一个全方位的建设工作,涉及人才建设、硬件建设、能力提升等多维度的创建,各地将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目前,全市115家乡镇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建成“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单位29个。今年市政府将这项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到年底将再建成国家推荐标准单位18个。
实施“提峰”工程,不断提升县级医院诊疗能力。充分发挥县医院在县域内的“龙头”作用,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着力解决“急”的问题,提升县级医院诊疗能力,将大多数患者留在县域范围内。
同时,不断完善配套措施,落实基层紧缺卫技人员的招聘倾斜政策、基层医务人员保障政策,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动力;持续开展技能培训,对基层卫生人员、管理人员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实务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评价,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水平。
·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