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季招聘重要阶段,大量求职者上网求职。一些机构和平台通过在知名网络平台投放引流广告或内容,鼓吹求职者应边搞副业边找工作,并诱导他们参加所谓免费试听,易学习上手快好赚钱、零基础学月入过万的技能培训。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此类副业培训名目繁多,有不少名不副实,真实目的是以广告引流—学员进群—忽悠变现—高价售课牟利。学员高价购买的课程内容质量低劣,多数没有实用价值,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其中部分学员还遭不法分子诈骗。
培训技能不积极
忽悠兼职特积极
记者发现,互联网平台上的副业培训名目繁多。
其一,视频剪辑类。记者通过扫码报名一家视频剪辑培训课后,进入了一个约150人的微信群。该群内有课程管理人员发入的鼓吹多种变现玩法的内容。直播课程由一位自称有2000万粉丝的影视博主讲授,除简单介绍了部分视频平台的推荐规则外,其大部分时间都在展示自己通过平台卖货和变现的业绩,宣称最近的日收入最低一万九。
其二,短视频平台内容搬运类。在多个社交平台账号上都有此类广告,宣称不用会英语,不用懂拍摄剪辑,只要掌握搬运规则将国内短视频平台发布的视频搬运到海外版就可以坐等流量变现赚大钱。
其三,学心理倾听师既能领职业证书还获派单兼职赚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多名专家称从未听说过心理倾听师这一职业。其他还有诸如配音变现、数据分析师等培训也存在名不副实的问题。
套路多危险大
当心副业培训陷阱
网络副业培训陷阱有一些鲜明的套路。
第一,大多以1元学费、0元学费、能赚大钱引流,此后频繁发信息、打电话诱导学员高价买课。相关课费数千元至万余元不等。
第二,培训机构往往会承诺学员,掏高学费购课学成后,机构能推荐或派单提供兼职赚钱机会。但记者发现,这些承诺绝大多数根本无法兑现。
第三,培训效果名不副实、质量低劣。据多名学员反映,有的培训讲师讲课内容非常粗浅,甚至是从网络上粘贴拼凑,几乎没有实用价值;有的培训讲师让学员花几百元买配音软件制作影视讲解视频却无法发布;还有的培训班讲师身份造假。记者联系了据称为剪辑课程授课的知名影视博主,他表示网上有人冒充自己卖课。
治理难点在厘清
引流平台法律责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表示,治理副业培训陷阱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斩断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知名网络平台进行引流的链条,厘清引流平台的法律责任,压实平台责任承担机制。
如果部分平台账号在其直播、短视频等发布的信息内容中插入副业培训陷阱的宣传内容,账号运营者应当与培训机构承担连带责任,平台经营者有义务向受害用户告知相关账号运营者的实际身份。
BOSS直聘安全专家提醒,副业培训陷阱往往利用求职者急于求职的心理,一些当前求职不太顺利的求职者容易上当受骗。建议求职者注意几点:第一,要拒绝高薪兼职诱惑,重点关注薪资是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第二,提升技能辅助求职的想法没有错,但要仔细甄别培训机构资质资格,对培训技能不积极、忽悠兼职特积极的机构要特别小心;第三、求职心态要调整好,遇到一时不如意也不要气馁或过度焦虑,放平心态、调整策略或寻求专业人士支持。
警方表示,会发挥好各级反诈联席工作机制的作用,如果群众从某平台被引入第三方聊天工具实施诈骗的警情增加,将及时联合市场、网信等相关部门约谈平台,督促把好入口关。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