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江苏网18日消息 记者日前从省人社厅获悉,1月份江苏城镇新增就业11.3万人,占全国总量的1/10以上,位居各省首位。
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数据显示,江苏节后首月的新增就业中,民营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86.4%。
记者联系上江苏小厨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宋威时,他正在出差西宁的路上。“出来半个月了,已经跑了9个城市!”随着节后餐饮消费爆发式增长,行业用工需求大幅增加。宋威表示,公司今年计划招聘1000名新人,差不多是去年招聘计划的1.5倍,“我们到跟我们有过合作的厨师学校一一拜访和宣讲,提高毕业生应聘的积极性。”
据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宏伟介绍,去年以来,我省认真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及“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等政策举措,为中小企业“输血补气”,累计落实“降、缓、返、补、扩、贷”政策超620亿元。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开发稳就业金融产品“苏岗贷”,对吸纳人数多、稳岗效果好、用工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和创业企业,给予免抵质押贷款及优惠利率支持,最高额度3000万元。在政策“组合拳”的支撑下,我省去年连续9个月保持就业稳定增长,为今年1月就业回暖打下良好基础。今年我省将延续相关援企稳岗举措,为企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数据显示,2月份,江苏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招聘岗位同比增长13.3%。截至2月15日,全省企业用工总量达2052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正月十五以来全省连续10天累计净增用工5万人。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也有利于扩大就业容量。2月初,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动员会召开,明确要全力推动220个省重大项目及早开工、加快建设。张宏伟表示,省人社厅将会同发改、工信等部门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公共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就业和服务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作用;会同教育、民政、国资等部门大力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国有企业、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政策性岗位,落实好新开发10万个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会同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团委、妇联、残联等部门开发不少于5万个城乡公益性岗位,启动建设100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兜底帮扶3万名困难群体就业。
16日下午,南京市2023年首场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举办。扬子江药业集团、中石化南京分公司等30多家用人单位现场提供的800余个岗位吸引了2000多名毕业生到场寻求机会。
这样的招聘活动,我省各地将连续举办1000多场。我省还将聚焦16个国家级和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专精特新”企业,聚焦“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企业,在深度挖掘适合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密集举办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服务“四送”进校园活动,确保一季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支持城乡劳动者成功自主创业5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