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奶奶,我来帮你收拾院子啦。”20日下午,南通顺丰速递有限公司何庄速运营业点的快递员张鑫在完成手头工作后,来到搬经镇80多岁的丁翠莲家,帮老人做起了家务。
作为一名乡镇快递员,张鑫所服务的镇村有着不少像丁翠莲这样的留守老人。这些老人年纪大了出门不便,子女在外地工作,只能借助快递给老人购买日用品及衣物,老人也会时常通过快递给子女邮寄家乡味道。而张鑫就是在这样的一来一往中,与老人熟悉起来,在工作之余做起了“兼职”——像家人一样,为留守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口中顺便的“小事”,温暖别人的“大事”
收起夏天的藤椅、挪动晒好太阳的绿植、清扫园内的落叶……不到一刻钟,丁翠莲家的小院就焕然一新。
“小张师傅,又辛苦你了,快来喝点热水歇一歇。”干完活,从丁翠莲老人手中接过水杯的张鑫,触碰到老人冰凉的手指以后,赶紧扶着老人一起回到了屋内。“最近天气还是有点冷,石爷爷没有再骑三轮车出门吧?”“没有出门,最近都是和周围的‘老兄弟’们在附近散步呢”……一来一往熟稔的对话在屋内响起,每次干完活,张鑫都会和老人家唠一会儿家常。
“小张一开始是寄送快递的时候过来,后来不寄送快递的时候,他也会绕路过来看我们。”丁翠莲告诉记者,与张鑫认识的这几年,自己就像多了一个贴心的晚辈,为他们老两口无聊的“宅家”生活,增添了许多“人气”。“他总是抢着帮我们干活,我们每次都很不好意思,觉得给他添了麻烦。但他每次都说,都是顺便的小事,让我们别放在心上。”
顺便采购生活用品、顺便送过来、顺便干活……服务乡镇的这些年里,很多留守老人家中,都留下了张鑫“顺便”的身影。他凭着热心、真心做的一件件顺便的小事,成为了留守老人心中暖心的“大事”。
一次触动人心的场景,一个触及真心的转变
“小张师傅,昨天有个快递不知道寄出没?帮我查查呀!”晚上7点,刚从丁翠莲奶奶家回到营业点的张鑫,接到了另一个老客户徐秀莲奶奶的电话。因为工作调整,为老人家提供上门收派件服务的快递员换人了,不适应的老人还是给她信任的“小张师傅”打来了电话。
站在何庄速运营业点内的快递打包台前,挂断电话的张鑫,一边指导着与他交接工作的快递员黄圣健将包裹打包得更严实,一边说着徐秀莲的寄件习惯。
一个人坐在门口晒太阳,不说话也没有多余的表情,快递送上门,从头到尾只有一句“放那儿吧”,是最初刚和徐秀莲接触时,张鑫“享受”的待遇。一连几次上门,每次都是同样的场景,这个晒着太阳没有社交、没有娱乐的留守老人,让张鑫充满了好奇。直至有一次鼓起勇气和老人家多聊几句之后,张鑫的内心受到了极大触动。“徐奶奶非常开心、主动地给我讲她的子女的故事,和那个孤独的老人判若两人。”从那以后,张鑫每次上门都会主动陪老人聊聊天。
就这样,从完成寄送任务到多待一会儿再到多做一点,张鑫将自己运输快递的路,变成了一条温暖人心的路。“稍微多待一会儿,就能给留守老人的生活送去一些慰藉”,这样的想法在张鑫心中根深蒂固。
一人努力是加法,一群人努力是乘法
“王爷爷,你的快递到了,我给你送过去,日用品有没有需要我从镇上带过去的?”……在张鑫的带动下,他所在营业点的同事们,纷纷做起了“兼职”,给留守老人的生活带去了无限暖意。
将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的张鑫,也有了更深的思考。今年1月,在参加省两会时,作为省人大代表,张鑫带去了“关于推动新就业群体更加深入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建议的灵感就源于他自身及他所处团队的经历。
“乡镇服务范围广,我一个人要跑遍这些地方可能需要一天,但是有我的同事一起,一天就能跑好几趟,这样就不会出现留守老人有事需要帮忙,而人手不足的问题。”张鑫说,他相信“人多力量大”,如果能将为留守老人服务的模式,拓展到其他工作中,一定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法律宣传、移风易俗、社会治理,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多。”从自己努力到带动同事一起努力,再将目光拓展到乡镇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多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张鑫期待,能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所有人一起,充分发挥大家在物流配送和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优势,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努力。
本报记者 陈嘉仪
本报通讯员 许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