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时评

把安全发展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

□蒋晓东

在省安委办近期公布的2020—2022年度省级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地区名单中,我市海门区成功入选,是南通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城市。

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是海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海门强化顶层设计,从规划源头抓起,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生活、生态和安全需要,科学制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安全生产规划等12个专项规划,完善28类城市设施安全管理办法,把安全发展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其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过程,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成绩显著。但也存在短板,体现在健康、安全和基层民生保障方面。许多风险隐患积累到一定量,就会威胁到城市公共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深圳光明新区滑坡事件,暴露了城市建筑垃圾填埋缺乏科学规划;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暴露了城市功能分区缺失规划、增加了城市社会灾害风险性;暴雨后一些城市可以“看海”,重要原因就在于洪涝防御标准低。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日本自2011年地震之后,就超越狭义“防灾”范畴,扩展至城市政策、产业政策等在内的综合应对策略,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重大风险,在国家层面及各府县均推进国土强韧化规划,并于2013年制定国土强韧化基本法来推进韧性城市建设。还编制了《东京都防灾规划——创建世界第一的安全、安心城市》,提出城市防灾减灾的总体目标,给出具体规划方法,主要包括灾害预防应对、快速恢复和城市重建规划等。

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有“提高城市韧性”的相关表述。体现出应急理念的重大转变:应急管理不只是应对突发事件,而是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系统工程。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起步之年。各地、各部门应以海门创建成功经验为蓝本,以先进国家和地区治理经验为借鉴,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变“被动防控”为“主动防控”,推动形成以制度为基础、技术为支撑、文化为引领的“三位一体”源头治理新模式,将风险和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

当前,全市正在加快实施城市更新重大民生项目。城市更新是南通城市能级提升的迫切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盼。各地、各部门要抓住宝贵契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将安全管理贯穿城市更新改造全过程,以补短板、惠民生为重点,为城市注入安全“韧性”,实现规划、建设、管理全生命周期韧性发展的高效协同,让城市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创新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

2023-02-21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6071.html 1 3 把安全发展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