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首次迈上2万元这个新台阶,实际增长4.2%,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元、内涵更丰富、动能更强劲。当前农业生产成本高位运行,农民就业压力较大,增收形势不容乐观。农民增收既关系民生福祉,也事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如今,各地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资源,做优做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农村电商,乡村特色产业之花开遍山乡大地。今后的发展重点,在于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因此还需更好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做好“土特产”文章,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健全完善农业产业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稳定长期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人民日报《千方百计让乡亲们腰包更鼓》
根据中国信通院预计,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增加值)达到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人工智能不断赋能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新动能。市场主体积极回应国家战略决策,及时布局,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微观动力。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则根据生产生活场景主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活动中发挥能动作用,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化。未来,要把市场作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我国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要着力发挥好这一优势,在符合科技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础上,鼓励市场主体大胆探索、迅速行动、积极作为,不断开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更多地发挥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推动其成为“智慧动能”。
——经济日报《人工智能发展关键在市场》
如果按照正常步速,普通人步行15分钟大概能走800米左右,那么,找一点以此为半径画圆,将得到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圈子”。如果这个圈子里,诊所、药店、健身房、市场、幼儿园等一应俱全,普通人绝大多数日常生活所需乃至“一老一小”的看病、托育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将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体验?近年来,随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的稳步推进和探索,这样便利宜居的生活场景已经在多地呈现。商务部日前发布消息称,将在试点基础上,开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更好惠及百姓生活。让社区内的居民实现更有特色的生活体验,离不开治理者对居民现时需求的正视和发掘,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未来生活方式的转变可能带来的新需求未雨绸缪。
——光明日报《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好惠及百姓生活》
3天还是30天?婚假到底能休多久?近日,多地延长婚假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据媒体报道,近年各地已经对婚假规定进行了调整,其中部分省份对婚假进行了延长。值得关注的是,在黑龙江、河南、陕西等地,若主动参加婚检,可以获得额外的婚假奖励。支持婚检带有一定强制性的人认为,婚检率大幅度下降,导致新生儿缺陷率上升,势必影响民众的身体素质。反对者则认为,取消强制婚检体现社会的进步,不应该再走回头路,且婚前要不要婚检,这是个人的权利。当观点一时难以统一、强制婚检难以变为现实时,采取一些柔性的做法来提升婚检率,则不失为化解分歧和增进共识的一个好办法。给参加婚检额外奖励婚假,让参加婚检者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很多人就会更加自愿地接受婚检,婚检率势必相应提升。
——北京青年报《参加婚检延长婚假,提升婚检率就该多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