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长江保护法》实施两周年。
如今的长江南通段,江豚畅游、清水东流,生态环境日趋向好。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讲述南通市民用绿色发展的生态自觉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剖析沿江环境发生沧桑巨变的背后原因。敬请关注。
【人与江的故事】
2月26日,“渔法相约”沿江专属网格大支部生态护江共建活动现场,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渔法议事室”正式成立,全国“平安之星”张祖发受聘成为首批法治监督团成员,并在现场为退捕渔民提供咨询服务,带头唱响新时代“法治护江之歌”。
张祖发是天生港镇街道通燧社区的一名“法律明白人”、巡江普法志愿队队员,但在2021年《长江保护法》实施前,出身于渔民家庭的他,是一名靠织渔网谋生的手艺人。
从小住在江边,一家靠打鱼为生,他对长江有着深厚又特殊的感情。十多年前,张祖发带着家人及周边三四十户低收入家庭一起织渔网,生意红火时,每户每年可增收万余元。
“我们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保护好长江,造福子孙后代。”拥护《长江保护法》的实施,张祖发放弃了这门生意,而当时他家里还有价值七八万元的渔网库存,15万元的渔网销售债权也收不回来了。
张祖发未曾有过任何怨言。
当了志愿者后,他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巡江活动,捡拾江边垃圾;节假日,他化身法治宣传员,用库存渔网做教具,拿身边事件当案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让法治的种子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社区的“护江法治文化带”“忆渔体验点”旁,他给老渔民做思想工作、给年轻人讲行船故事,通过母亲河的变迁宣传长江保护的重要性。
“织网的手艺也不是完全没用,去年还发挥作用了呢。”张祖发说,小区里为方便居民晾晒,设置了不少晾衣架,但杆子太粗又太滑,晒被子容易掉下来,普通的衣架又挂不上去,“我就拿尼龙绳在这些杆子上织网,问题就解决了。”
从“捕鱼能手”到“普法专家”,张祖发用实际行动感染了身边很多人,带动一批又一批人加入护江行列。社区老年人多,文化水平不高,对法律知识掌握不深。张祖发第一时间加入“渔法明白人”工作室,并召集一群热心普法的退捕渔民组成志愿队,以走访宣讲等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居民身边。受张祖发引导,一批退捕渔娘也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用旗袍秀别样普法,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城与江的互动】
《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长江“一法一条例”,将长江大保护法律法规纳入“八五”普法规划,持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 (下转A3版)
(上接A1版)印发《南通市“以案释法”典型案例集—长江大保护篇》,定期向社会发布涉江涉河典型案例。
除了“渔法议事”,全市各地还打造了“江边讲习站”“理论巴士”“江之尾普法联盟”等宣传品牌,成立沿江专属网格志愿服务队、青年护江队、退役军人红色志愿先锋服务队等,将长江保护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融合。同时,以村居环境整治、化肥农药减量、垃圾倾倒分类等为重点,将长江保护要求纳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并依托全市村居德法大讲堂和德法讲习所,定期向基层群众宣传生态文明、法治护江等知识250余场次,示范引领群众共同保护长江。
从如皋到崇川再到海门,各地沿江村居、单位因地制宜融入法治元素,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建成沿江法治文化阵地30余个、沿江村(居)阵地53个、沿江寺庙阵地2个、沿江普法驿站9个,百里沿江法治文化长廊初步形成。
“离这不远的江边,现在经常能看到我们小时候的朋友江豚,这就是长江大保护的成果。”2月28日,崇川区《长江保护法》实施两周年集中宣传主题活动在滨江花海举行,狼山镇街道临江社区“法律明白人”吴湛说,会继续当好长江大保护的宣讲员和滨江生态的守护员,用老百姓能听懂、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宣传《长江保护法》,宣传绿色生态理念。 本报记者 何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