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南通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丰富“莫文隋”现象内涵,扎实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

江海大地盛开文明之花(下)

江海大地盛开文明之花(下)

南通群英馆,位于老城区濠河之滨,集中展示南通的文化底蕴和江海儿女的卓越成就,打造新时代南通高质量发展精神引擎;南通美术馆,位于新中心紫琅湖畔,以展览陈列、公共教育、文化服务等形式,致力成为满足百姓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高地。一处精神地标、一处文化地标,于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同日亮相,“双星”辉映。

“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这就是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点明了文化、文明的重要性。

文化塑魂,讴歌时代,促进“南通现象”成风化人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的价值导向。就一个地方而言,文化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时代标签。江海之汇,大爱之城。多年来,南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好人文化”,推动建设彰显新时代雷锋精神、汇聚“莫文隋现象”群体的“好人之城”。

南通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文明新风典型表彰大会,定期举办全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激发先进典型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南通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实施具有乡土气息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工程,为南通“好人文化”汇聚“江风海韵”。如皋市大力打造“微笑之城,大爱如皋”文明品牌,建设以雷锋精神为内核的“好人如灯”子品牌,高品质打造“好人一条街”“好人广场”“好人长廊”“好人林”等好人文化阵地400多个,以“好人如灯”照亮“微笑之城”。如东建立“好人馆”“初心馆”“爱心馆”“好人公园”,广泛展示如东各类好人的突出事迹,以先进模范为原型创作一批歌舞、情景剧、群口故事等文艺作品,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化的宣传态势。海门区深入开展“最美海门人”宣传推广活动,运用幸福江海云展播实现文明实践“随时见”,形成了张謇文化艺术周、小橘灯志愿讲解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今年以来,南通艺术剧院的编导和演员们在紧张地编演话剧《莫文隋》,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反映南通“莫文隋”式好人群体的时代精神。以群众身边的文明典型、道德模范、英雄楷模为题材,大力创作文化艺术精品,让先进的事迹走上案头、走上舞台、走上荧屏,走到群众身边、走入群众心里,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莫问我是谁,风雨中我是一把伞,干渴时我是一杯水……”当年寻找“莫文隋”活动中创作的歌曲《莫问我是谁》,至今仍在南通大街小巷里传唱。如皋籍大学生赵小亭牺牲后,电影《青春的应答》记录了她在如皋爱心城市氛围熏陶下成长、成才的感人故事,成为我国首部志愿者参演志愿者题材的影片;2022年,以海安宁蒗支教教师群体为题材创演的话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作为新时代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在全国巡演,荣获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奖”;讲述国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服务队故事的话剧《英雄归来》,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季优秀剧目奖;以南通公安英模尤建华等人物为原型创作的儿童剧《因为爸爸》荣获第11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以崇川区环卫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为创作题材拍摄的电影《橙衣天使》,讴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的不凡业绩……

2022年6月1日,南通第一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条例》的实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南通精神文明建设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为倡导文明新风、规范文明行为提供了法治保障,必将推动精神文明“南通现象”新的升华。

尊崇礼遇,德得相通,涵养“南通现象”动力源泉

好人如灯,烛照他人;英雄似伞,避雨挡风。但好人也在烟火凡间,英雄也是血肉之躯,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同样需要有人为好人们撑起一把伞。

据不完全统计,在南通144人(组)“中国好人”中,有9人因见义勇为而光荣牺牲或因公殉职,有5人因行善举而受伤致残。在南通,让英雄流血流汗不流泪,让好人行善积善有善报,让见义勇为者有激励,让志愿服务者有保障,让凡人善举者有褒奖,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今年2月4日,市民王兵、施炳生勇救落水车辆司机。2月6日,崇川区文明办立即作出表彰决定,授予两位救人英雄“崇川好人”荣誉称号。2月7日,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见义勇为基金会登门颁发了确认见义勇为人员决定书,并送上慰问金。2月9日,王兵将收到的6000元慰问金全数捐给了崇川区慈善会,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微信转款时留下语音:“善款哪里需要就用于哪里”。

近年来,南通及各县(市、区)始终坚持礼遇好人、关爱英雄,着力建章立制,推动地方立法,让善者善待、崇德尚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成为公序良俗和常规常态。启东率先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美德基金,修订印发《道德典型奖励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生活困难的道德典型落实日常生活关爱、医疗绿色通道、年终资金帮扶等关爱措施。如东在《帮扶礼遇道德模范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帮扶礼遇程序、方式,完善了系列针对“好人”政治礼遇、经济激励、政策扶持、社会权益的褒奖激励措施。如皋市连续3年开展“来,我们宠你”主题活动,城乡296家爱心商家接力参与,为各级各类道德典型定制专属礼遇套餐,让好人成为“座上宾”。

2017年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已经90多岁了,崇川区为他量身定制了“温暖包裹”:医院每半年为吴老进行一次体检,本人大病医疗救助按比例自付部分由政府买单;组织志愿服务小分队,定期上门为他提供家政、生活照料等志愿服务,并定期维修房屋;参照农村最低生活标准,每半年发放“温暖好人”激励补助金,用于生活补助等。

2021年12月3日,我市举办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暨江海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褒奖礼遇优秀志愿服务个人及组织160个,为海安市“580”志愿服务队、崇川区学田街道“知心奶奶”以及苏晓琳、张建伟、姚卫民颁发首届江海志愿服务“莫文隋奖”,让“平凡的力量”绽放光芒。

好人好报,德有所得。南通用心礼遇好人,倡导学好人、做好人,向社会传递好人有好报的正能量和价值导向。正因有着“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深厚土壤,志愿服务的生命力愈发旺盛、根深叶茂,这抹绚烂的精神文明之花在江海大地长久绽放。

崇尚奋斗,激发精神,丰富“南通现象”时代内涵

“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个送快递的,竟然也能当劳模。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努力拼搏,曙光就在前头。”南通顺丰如皋何庄营业点收派员张鑫靠着热心和真心,成为乡邻四里的“贴心人”。张鑫先后被评为南通市和江苏省劳动模范,2022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从“莫文隋”到“好人之城”,从崇德向善到艰苦创业,从江海志愿者到时代奋斗者,以深厚的道德实践为基础,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内涵不断丰富升华,不再局限于文明风尚的一枝独秀,而是放大到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层面,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展现。更具时代鲜明特征的“中国好人”“道德模范”,“教育二李”引领的江海名师队伍、坚守实业的“张謇杯”杰出企业家群体、在通创新创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共同铸就新时代南通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标注着城市的精神高度。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首站来到南通,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鼓励嘱托言犹在耳,既是无比温暖的幸福回忆,更是踔厉奋发的不懈动力。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南通聚焦“一枢纽五城市”主攻方向,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努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更加可观可感。文明创建接力跑,不仅跑出一道道文明新风景,更把“软功夫”转换成“硬实力”,在新征程上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

南通所辖七个板块在经济发展中你追我赶,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使南通站上“风口”的战略机遇,奋勇争先、斗志昂扬,推动形成了朝气蓬勃、值得观察的区域经济现象。2022年末,新华社旗下《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报道《“七虎”竞南通》,报道评价:“七虎”竞南通,是在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前,“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地方践行样本之一。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南通突出高水平推进人的现代化这一核心,强调坚持文化为魂,用新风尚共筑精神家园。南通市委提出——

激发大江般奔涌的奋斗激情,顺应大势、抢抓机遇、勇立潮头,锚定奋斗目标,强化追赶超越,以“七虎”竞南通引领“群雄”逐江海,让奋勇争先冲刺冲锋的号角声,你追我赶铿锵前行的脚步声,成为江海大地最激荡人心的和声;

敞开大海般宽广的开放胸怀,打破偏居一隅的思维,摒弃小进即满的心态,跨过思想上的“长江天堑”,激活血脉里的“大海基因”,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建设现代化枢纽之城,让各种市场主体自由生长,各类发展要素竞相涌流,形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澎湃动能;

厚植平原般丰沃的精神土壤,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城市文脉,让明大德、讲公德、守私德蔚然成风,让主旋律、正能量、新风尚充盈社会,不断光大精神文明“南通现象”。

本报记者 徐亚华 卢兆欣

2023-03-03 江海大地盛开文明之花(下) 南通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丰富“莫文隋”现象内涵,扎实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7103.html 1 3 江海大地盛开文明之花(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