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留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结合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项目“马跃皋原”打造实际,从理论宣讲的角度来看,要想让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文件、目标任务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成为普通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精神大餐,尤其需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内涵的志愿服务精神推波助澜。志愿服务精神与理论宣讲工作的“双向奔赴”,可以在基层催生出许多未知的精彩。
讲“奉献”。村社区一级的基层理论宣讲,从对象、地点、人数等方面看,都显得朴素、纯粹、接地气,大多是农家小院、露天广场,村民们只有在劳作间隙才偶有空闲。这尤其需要我们牢记奉献精神,将基层理论宣讲当作一项不求回报的工作来做,不讲特权、不谈名利、不计报酬,只求将群众组织起来、吸引过来,扎扎实实宣讲起来。要以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实践研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帮助基层群众解决思想认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困难问题,真正答疑解惑、坚定信心。
懂“友爱”。既要充分体现理论宣讲工作的高度与深度,讲准讲深讲透,又要本着突破知识背景、年龄层次、接受能力差异的平等友爱之心,充分考虑基层受众与理论之间的距离,多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宣讲内容。在语言表达上,要讲原汁原味、乡土气息的地方话、大白话,确保沟通交流自然亲切,毫无障碍。理论阐释上,要多用群众熟悉的身边人、身边事,确保讲得透彻、听得明白。用饱含体谅之心、平等之心、关爱之心的宣讲方式,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知“互助”。基层理论宣讲并不仅仅是纯粹单向的知识传输,更应该是良性的双向互动互助。基层一线天地广阔,有着最鲜活的民情民意、最生动的发展场景。要坚持教学相长原则,在宣讲之余多走访、多调研,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向基层学,努力提升宣讲者自身的能力素养与知识层次。同时,要强化“互相帮助、助人自助”精神,在宣讲中发现和培养更多基层的本土宣讲人才,在理论宣讲的方式方法上给予指导,进而推动这些新生力量也参与到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中去。
促“进步”。基层宣讲组织不易、机会难得,还需讲求实效。要体现严肃性,对中央推出的重大举措、重大政策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宣讲,要全面客观、科学严谨,防止片面性,避免简单化。要体现思想性,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无论是宣讲成就、分析形势,还是展望前景、解读举措,都要从总体上把握,深入解读内涵,精准把握外延。要体现引导性,让基层群众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对党的信任和对未来的发展信心,不断提升党的政策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如皋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