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海安墩头镇五一家庭农场内,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满目绿色,农场主陆华正忙着用无人机播撒返青肥。“60吨的肥料5天就撒完。”据他介绍,机械作业大大降低了成本。
近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首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近年来,我市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持续稳定向好。农业更高效、农村更宜居、农民更富裕,一个个生动场景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画卷。
特色产业带动大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塌菜是市民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蔬菜。天气渐暖,如皋黑塌菜收割进入尾声,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最后的抢收。
左林是当地一家大型种植基地负责人,他是如皋第一个机械化、规模化种植黑塌菜的人,这位曾经的海军军官解甲归田后一门心思当起了农民。左林走的是优质品牌化路线,并聘请了一支博士智囊团助阵,“我们力求育苗智能化、土壤有机化、移栽收割机械化、绿色保鲜长久化,最终实现产业化。”
“零下18摄氏度冷冻三年,口感依旧鲜甜。”凭这绝对优势,如皋黑塌菜相继登上了辽宁舰、山东舰餐桌。左林说,一号文件对特色农产品的关注让他增添了不少信心,今年的目标是打造示范基地,让更多人爱上如皋黑塌菜。近几年,如皋黑塌菜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国字号头衔,并探索出“品种—种植—加工—冷藏—物流—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目前,如皋黑塌菜种植面积2万亩,亩均效益3000多元;黑塌菜深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可达万吨,综合总产值达4亿元。
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我市乡村产业链不断延伸,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去年全市新增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各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强镇1个,获上级资金1.4亿元,10亿元以上的县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达25个。
人居环境迈向持久美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力度。我市各地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初春时节,走进海门余东镇余南村,美丽新农村面貌令人心旷神怡。
余南村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有农户1200多户。2020年起,余南村聚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污水治理等工作重点,逐步补齐人居环境短板。去年,余南村投入15万元,对主干道沿线189户三棚进行整治;投资18万元租赁挖机,对全村范围内93条民沟先后进行三次清理;结合村庄清洁日活动,对宅前屋后进行多次清理,垃圾日产日清,加快实现美丽乡村。
花大力气打造的村庄环境,如何保持成效?村党总支书记徐佳峰介绍,余南村通过开展“红黑榜”评比活动,以集中检查、随机抽查、村民自查等方式,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他们还设立举报机制,让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监督中。去年以来,共计接到群众举报18起,相关问题已全部解决。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去年,我市全面推进“三美一高”乡村建设,创建省级示范县1个、示范镇5个、示范村84个。全市农村户厕改造目标任务全面完成,80个行政村完成整村推进任务。
村民顾家挣钱两不误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我市各地各部门把助农增收摆在重要位置,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75万+”行动计划,“支部+电商”等发展模式持续创新,9个村入选省“百村示范共同富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累计建设新型合作农场527家。去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819元,同比增长5.8%,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
2月25日一大早,海安墩头镇宝祥村28组村民孙桂珍骑着电动车,来到升和家庭农场上班,当天的工作是对麦田进行田间管理。宝祥村23组村民顾国喜介绍,附近有40多位村民在升和家庭农场打工,他们都有田亩被流转,在农场既领工资又收租金。
截至目前,墩头镇共流转土地4万多亩,并催生了一批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全镇现有规模家庭农场50多家、种养大户40户,向近9000名农民提供常年性、季节性用工岗位。
近年来,我市积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土地被流转的农民既能获得一笔稳定的租金,还可到基地打工,顾家挣钱“两不误”。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发展富民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以产业带增收,以增收促消费,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 陈嘉仪 黄天玲 唐佳美
本报通讯员 周强 彭炜峰 仇亚
题图:6日,在崇川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飞悦农业园区中,农民们抢抓农时忙生产。 记者 徐培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