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报告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抢时机,抓节点,拼干劲……早春时节的江海大地,各地生产建设蹄疾步稳,机器轰鸣不断,车辆穿梭往来,工人们铆足干劲,共同勾勒出一幅幅如火如荼的建设画卷。
走进位于如皋市如皋港区的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钢梁智能制造生产车间,5条智能化生产线、数十台智能化设备全速运转,下料、切割、焊接、拼装……工人们按照作业要求,有序进行生产。
这里产出的钢梁,被运往全国各地,用于张靖皋长江大桥、常泰长江大桥、仙新路过江通道、洪奇门特大桥等20座桥梁的建造。根据生产计划,公司全年将完成18万吨的钢结构生产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公司紧盯各项目时间节点,科学合理组织施工力量,加大对智能化设备、人员的投入,在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掀起大干热潮,调配充足生产资源,依托智能制造设备,采取“白加黑、5+2、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方式来抢抓施工黄金期。
“我们同时运用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各项目生产进度,实现生产的全闭环管理,大幅提升生产制造和管理效率,有效确保生产安全性,项目生产建设实现加速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接下来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积极践行“兴业报国、兴企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肩负起百年央企重任,勇当新时代建设交通强国的主力军、排头兵,为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订单源源不断,生产马不停蹄。作为国内能够同时掌握生产聚氨酯各大材料技术的厂家和能直接从锡锭生产成辛酸亚锡的企业,坐落于通州湾示范区的恒光新材料(江苏)股份有限公司里到处都是忙碌景象,李光董事长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0%以上,生产线每天都开足马力,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将今年的销售额稳定在10亿元以上。” (下转A2版)
(上接A1版)他说,园区对企业总是有求必应,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下一步,我们将在获得园区审批同意的情况下,立刻开始复配园的规划建设,争取让两条新的生产条线早日投入生产。”
创新是第一动力。对于南通而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在通州湾示范区,生产研发两手抓成为博尚工业装备有限公司的主基调。作为全市“产业创新、揭榜挂帅、攻坚计划”项目入列者,博尚是专注于研发、制造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关键核心部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去年,在市政府牵头下,博尚与天津大学领办的天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签约,达成项目进一步开发优化计划。公司与产业链上游各相关企业保持紧密联系,根据产品结构调整及时反馈丝杆、导轨、刀具、电机等技术要求和攻关计划,要求相关企业同步提升技术改造与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提高配套水平。在产业链中游,企业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数控机床整机精度、性能、可靠性、稳定性、加工效率进行技术攻关。在产业链下游,积极与大客户、潜在客户沟通,了解数控机床使用要求、发展趋势,相互协同,共同发展。
“我们始终致力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档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其关键功能部件的产业化并替代进口,目前正着力研发TF、TW系列机床,以适用于不同行业对精密零部件的加工需求。今年,T系列机床在稳占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会进一步扩大生产,将企业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绘就发展蓝图,企业负责人信心满满,“我们会紧紧抓住经济回暖的机遇,集中投入一切资源和人力用于生产研发,立足中高端,迈向高精尖,坚定不移推进复合机床产业化,目标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国际化高档数控装备集团。”
企业敢不敢干,很大程度与营商环境好不好具有直接关系。南通正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星源材质(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此深有感触,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离不开南通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南通是一块投资热土。厂区内,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已经投产的2条湿法主线和14条涂覆生产线马力全开,自动化设备运作自如;3-4号湿法主线紧锣密鼓安装中,仍在施工的5-8号湿法主线及配套工程厂房完成封顶,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南通星源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分三期建设,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以上,全面达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低碳隔膜生产基地。目前,一、二期项目完成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建设,投产的16条生产线设备满线满开,订单饱满。“围绕全国两会对科技创新、制造业发展提出的相关要求,我们要一着不让抓下去、一以贯之干下去,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抓好每天的进度、干出每天的成效。”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今年研发投入约1500万元,新增知识产权超20件,年底可形成产值约10亿元。
舟至中流催帆竞,击楫勇进破浪行。紧扣产业立市、制造业强市发展之路,南通扎根实业,精耕细作,持续推进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聚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不断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各地建设热潮,持之以恒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 本报记者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