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
建设造福百姓的幸福河湖
南通滨江临海,水网密布。这里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有九曲回环的南通母亲河濠河,还有许多承载着和美乡愁的家乡河湖……以水为魂的南通,拥有独具江海风貌的平原河网体系。这个“世界水日”,一起看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长效化管护的南通“四化”治水新理念,触摸“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画卷。
焦港幸福河岸边,悠悠碧波与葱葱草木交相辉映,农家小屋、乡间小道错落有致,构成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宜人画卷。
焦港全长57.54千米,是如皋、海安两地沿岸区域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是区域水系的重要补给,具有供水、行洪、航运等重要功能。2022年,焦港幸福河湖建设获批全国7个国家级幸福河湖试点项目之一、江苏省内唯一试点河湖。项目从水生态、水文化、水智慧三个模块出发,围绕安全焦港、水运焦港、源水焦港、生态焦港、红色焦港、文化焦港、数字焦港、富民焦港,全面建设幸福焦港。今年以来,市县两级联动,对照幸福河湖建设的相关标准,全面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积极探索焦港作为平原骨干河网、通航河道在幸福河湖建设方面的实现路径,全面展现焦港幸福河的亮点特色。
开启幸福河湖建设是深化河长制的重要内容,也标志着河长制进入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新阶段。市水利局去年全年共整治农村黑臭河道88条,排查整治河道“清四乱”问题2089处,清理整治跨界河道115条,建设361条(段)幸福河湖,南通河长制经验做法也入选了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读物《贯彻新发展理念实践案例精选》。
今年,市水利局将深入推进河长制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河长制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河长制宣传,推动河长履职。不断完善河道治理管护长效机制,同时,严格落实幸福河湖建设评价标准,以列入省骨干河道名录河道、城市建成区河道、农村居住河为重点,高质量完成300条(段)建设任务,全力打造“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为“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添活力、为美丽南通建设增魅力。
“江风海韵”融入城市发展
漫步于蜿蜒的通州区沿江生态景观带上,江风浩荡,绿林成荫,一座座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驿站、凉亭点缀其间,长达130米的“长江百景图”吸引着往来行人的目光。
这条江堤景观路全长14.2公里,总投资2.71亿元,是推进长江大保护、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板的重要举措。景观路示范段采取堤路结合方案,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堤防设计,并在堤顶布置步行道、骑行道及双向车行道。同时,修复堤防沿线生态环境,打造景观带、构建道路沿线生态景观廊道。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原本狭窄荒芜的江堤蜕变为一条宽阔的彩虹大道。
江海堤防作为重要的防洪屏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江海资源禀赋的南通,顺势而为全力打造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2022年,市水利局强化组织领导、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管,顺利完成“新增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贯通里程170公里”的民生实事项目任务,10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其中3个项目已竣工对外运营。
今年,“新增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贯通里程145公里,实现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基本贯通”再次列入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各地景观带贯通建设工作正有序开展。同时,以堤防达标贯通为重点,加快推进堤顶路车行道、骑行道及步行道建设。实施穿堤建筑物加固改造,实现防洪能力全面提升。下阶段,各地将持续建立堤顶路长效管护制度,建好、管好、护好沿江沿海堤路景观,实现“一建就管、一建就用、建管结合”的目标,真正把景观带打造成为沿江沿海靓丽的风景线。
用心守护母亲河碧水东流
3月2日下午,南通、苏州、无锡、泰州、上海联合开展长江水域第一季度联合清江行动,重点检查长江水域禁止采砂和长江岸线保护情况,宣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
长江碧水,浩荡东流。作为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长江南通段岸线总长216公里。近年来,市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长江保护法》,全市长江及内河禁采秩序持续稳定向好。
市水利局加强区域和部门联动,去年与苏州、泰州、上海崇明等地联合开展7次清江行动,会同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开展14次跨部门夜间巡查,突出检查采砂船、运砂船、砂石码头等重点对象、锚地及市县交界等重点水域、节假日和夜间等重点时段,确保全覆盖、无死角。2022年长江(南通段)水域非法采砂“零发生”。
我市快查严打内河非法采砂,健全长江及内河禁采联席会议机制,实现长江及内河禁止采砂的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设长江堤防精细化管理系统,布设129个监控点,联网接入县(市、区)78个监控点,实现全市216公里长江岸线水域“全覆盖、全天候、全视角”动态监管。
日前,市水利局、市公安局经过研究会商,共同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协作,构建部门协作、区域协同、流域统筹的河湖安全保护新格局。市水利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保障,确保水事违法行为及时发现、依法打击、精准防控。强化高压严打,持续巩固长江及内河禁采秩序,继续开展综合治理和源头整治行动,强化涉黑涉恶线索排查移送,严厉打击“砂霸”及其背后“保护伞”。
念好“节水经”做活水文章
发放节水宣传手册、讲解节水知识、宣传推广家庭生活中的节水方法和技巧……“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来前夕,市水利局在利群广场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共同营造“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节水氛围。
水是生命之源,为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动能。自2012年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以来,我市积极探索丰水地区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拓展水资源管理规范化覆盖面,节约用水深入推进,取用水监管持续强化,水资源保护不断加强,河湖管理成效明显,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南通实现“十连优”。
去年,我市把“节水优先”进一步落到实处,高分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同期下降约16%,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全市1076个取水工程规范化建设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取水户实现规范化管理全覆盖。持续推进节水型载体建设,全市5家闸管单位创成水利行业节水机关;9所学校创成省级节水型学校;15家企业被命名为省级节水型企业;完成用水审计40家,水平衡测试89家;成功培育南通职业大学合同节水项目;海安常安纺织工业园创成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
今年,我市将实行最严格的地下水管控,加强地下水监测,及时通报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为地下水管理提供预警。深化“四大节水行动”,积极推进节水型工业园区创建,全面放大节水型企业、单位、机关、学校、居民小区的覆盖率,建立健全省、市、县节水型载体创建体系。
实施区域治水建设现代水网
春水初生,春意正浓。市区铺港河河道公园内,沁人心脾的花香传递着春的气息,不少市民徜徉在亲水栈道,流连于绿植廊架、景观亭台,儿童在彩虹慢行道上骑行游玩。铺港河河道公园是我市打造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河道公园,集防洪排涝、生态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营造“见水、近水、亲水”的人文环境。
市水利局在“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长效化管护”的治水理念指引下,紧紧围绕南通城区水环境治理工作,通过控源截污、河道清淤、水系连通、自然活水、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等措施,系统整治中心城区100平方公里河道。
重点建成海港南闸站、东港泵站等一批防洪“重器”,主城区强排能力已提升至137.2m3/s。探索建设主城区数字孪生水网,着力构建“数字一张网、管理一张图、调度一指令、安全一平台”的运行管理新模式,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数字孪生水网综合样板。目前已完成L1、 L2及重点闸站的L3级数字底板构建及相关系统的部署工作,打造全景南通孪生场景,实现了南通城区水利要素实体的“数字孪生化”。对中心城区主要河道实施健康监测,每周在南通百通、《江海晚报》公布监测结果。根据最新水质周报显示,55个断面全部达到Ⅲ类水或优于Ⅲ类水标准。
在全市范围内,目前,各地正围绕区域治水覆盖面积4000平方公里目标,系统推进沿江沿海引排工程、水系连通工程、控导工程、智慧管控精准调度工程,力争到今年年底,基本建成“纲网清晰、高低分开、引排有序”的江海平原现代水网框架。
大力开展“精准调度突破年”活动,对全市沿江沿海闸站高低水系控制建筑物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严格考核,加强协调联动、强化指令执行,实现建成片区常态化运行,打造1000平方公里现代水网示范区。
·康月娥 陆婷婷 吴飞 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