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新闻

崇川升级优化首席服务员制度,送政策、促创新、解难题——

提优营商软环境 筑牢发展硬支撑

“自从有了这个固定停车场,我们的新车就不用担心风吹雨淋和安全问题了,顾客取车也方便了许多,首席服务员可是帮了大忙!”3月28日,南通广成象迪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涛满心欢喜地告诉记者。

南通广成象迪位于崇川区唐闸镇街道。春节过后,汽车市场迅速回暖,该公司的销售业务节节攀高。之前公司的新车是停放在通州区临时开辟的露天停车场,特别不方便。公司迫切需要在销售点附近寻觅可以停放50台车的停车场。新晋首席服务员、唐闸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冠宇了解到企业需求后,迅速盘点周边的停车场资源。通过走访获悉百安谊家进口馆地下有近百个空闲的停车位,于是第一时间联系了两家公司的负责人,一起看场地,协商停车管理方案,最终两家企业成功“握手”。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今年全国两会提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今年,崇川区聚焦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驰而不息地为企业送暖、为创新加油、为公平护航,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与创业生态。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首席服务员制度,就是该区优化人文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2020年,崇川创新制定首席服务员制度,用贴心服务助力企业安心发展。结合全区实际,今年又从服务名单、服务体系、服务事项三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升级。

“首先是服务名单方面,人数更多,原来的首席服务员主要是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区级机关副科及以上干部,今年扩容至园区、街道副科及以上干部,由原先的432人变为近700人;其次是服务体系,覆盖的企业更广,除了原来的504家重点工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企业,还新增加了中小微企业,共计1027家;此外,服务事项更加聚焦,主要是‘送政策、促创新、解难题’三项,并以‘促创新’为重点。”崇川区发改委主任黄剑波介绍。

连日来,全区近700名首席服务员深入1027家企业送政策、促创新、解难题,助力企业提信心、稳发展。今年截至目前,已累计为企业解决问题72个。

政策支持,是企业发展的“强动力”。2-3月,崇川区密集发布了《崇川区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崇川区促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创新活力城打造创新示范高地的若干政策意见》,扶持相关产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崇川还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广“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登记改革,通过降门槛、减环节的方式,进一步放宽企业住所登记限制,激发创新创业热情。“真的好方便,相当于开了一家分公司。”张女士在崇川开了一家做实验器材制造及销售的企业,因业务需求,需要多处设立制造及销售网点,如果重复申领营业执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区行政审批局帮助该企业实行“一照多址”,节省了企业增设分支机构的时间和成本,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多点开展经营。且在后续经营过程中,企业也无需再为多个分支机构进行企业年报,让企业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经营活动。

营商“软环境”提优,筑牢发展“硬支撑”。今年前两月,崇川新增“四上”企业46家,其中29家是新开业单位。“要围绕企业满意更大力度优环境、强保障。”崇川区委书记胡拥军说,该区将进一步打造精准贴心的政策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尊商亲商的人文环境,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跑步”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陈静 本报通讯员 成城

2023-03-29 崇川升级优化首席服务员制度,送政策、促创新、解难题——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30378.html 1 3 提优营商软环境 筑牢发展硬支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