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太和
五十年前,我在农村上小学。那时,农村孩子上学带的雨具与现在大不一样。
先说雨鞋。我们春、夏、秋三季都是赤脚上学的。有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冬天也赤脚。冬天上学,脚上穿得最多的是“茅窝”,容易把脚皮磨破,皮磨破了就会害冻疮。下雨天,赤脚上学再正常不过了。即使在冬天,在放学的路上突然下雨或下雪,也只有赤脚回家。为了不影响上学,农村的孩子,尤其是离学校较近的,还是有很多办法的。譬如,下雪天,就在布鞋上绑着“虾儿”。这“虾儿”是旧时灌溉工具水车上幅板的连接件,绑上它就像踩高跷,只是没有高跷那么高,走起路来很不方便。为了不把裤子弄脏,还要用手提着裤管走路。就是这样,走走歇歇,走到学校很吃劲。还有的孩子穿“木套子”上学。所谓木套子,就是用两块与脚同样大小的木板,而且要比较结实的木料,一般用桑树或榆树做比较好。分别在两块同一个面的两端,用钉子将四块与木板同宽、高厚均为两三厘米的木块钉牢,再把专门的果钉钉在木块下方,一个木块上钉两个果钉,走路时起防滑作用。然后在木板的前后各打两个小洞,将搓好的麻绳从洞中穿过。使用时将两脚平放在木板上,用麻绳将脚连同鞋子扎牢。穿“木套子”走路比绑“虾儿”省力,但在泥泞的路上,要准备一根小树枝,走一段路就要用小树枝剔除“木套子”下面的黏土。
在冬天,条件好的人家给孩子穿钉鞋。这里所说的钉鞋,不是参加体育比赛跑步时穿的那种钉鞋,而是用油布做成的,鞋的底部安了许多圆圆的钉子。由于在特制的布鞋上涂了一层又一层的桐油,雨水透不进去,保证在雨雪天气脚不受冻。但由于钉鞋硬邦邦的,穿着很不舒服,时间长了脚还容易起泡,小孩子万不得已是不愿意穿的。
那时大多使用油纸做成的伞,还有一种黄色的油布伞,伞骨子用毛竹做成,在伞骨子上蒙上一层油布,这种伞经得起狂风暴雨的考验,但是比较笨重,一二年级的孩子拿着比较吃劲,尤其是顶风的时候。过去,农村还有专门的修伞匠。雨伞,特别是油纸做成的雨伞易破易损,修伞人只要将油纸和浸入桐油的浆料反复在破损处涂抹修补,一会儿就完好无损了。
还有好多家庭没有雨伞,孩子们是穿着蓑衣或戴着斗篷上学的。所谓蓑衣,是用茅草等做成的风衣式的雨具,茅草不容易沾水,但披在身上很沉很沉。斗篷是用芦柴片或竹片编成的,在芦柴片或竹片之间再放些晒干的芦苇叶子,叶子上涂上桐油,雨水难以渗透。不过,斗篷遮不到腰部向下,雨下大了就没用,最好头上戴斗篷,身上披蓑衣。这样的情景,我梦中还时常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