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学与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法治建设

□郭晓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23次提到了“法治”,并强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法治为民的初心,又一次发展升华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海门已建成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相关工作得到中央依治办督察组充分肯定。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扎实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让法治建设成果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以法治利民为出发点,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以实在举措和实际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主动为群众谋利。以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践行群众路线,抓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治建设难点重点,统筹谋划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坚决做到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抓到底、抓到位。让群众真正获利。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海门特色法律服务业集群。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健康发展厚植法治土壤,切实把法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胜势。为群众提供便利。深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大力实施“证照分离”、告知承诺制等改革和“互联网+公证”等举措,大幅压缩申请材料、办理时限,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以法治护民为着力点,坚定捍卫公平正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把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期盼落实到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上,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各方面。平安稳定是前提。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盗抢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法治轨道上落实疫情防控等工作,持续开展基层和行业领域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执政是重点。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断拓展“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成果,着眼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改革创新是支撑。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入调研一线司法实际情况,了解群众期待,把解决了多少问题、人民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法治改革成效的标准。推进前端治理,加快“党建网格”“治理网格”“警务网格”并网融合,深化科技应用,建立完善实战实用的区镇村三级联动指挥体系,全面提升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以法治育民为关键点,全面浓厚崇法氛围。人民对法治建设的参与程度,决定着法治发展的进程及其广度和深度。抓牢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把法治教育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严格落实区委常委会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及重要法律法规作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内容,将领导干部述法工作纳入年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述学”评议活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带动绝大多数。按照“舆论先行,宣传引导”原则,抓住宣传时机、讲究宣传策略、创新宣传方式,通过“两微一端”、融媒体、法治讲堂、普法活动等“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探索有效机制。把引导群众依法参与基层治理和强化群众监督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宽群众参与法治实施的形式和途径,把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纳入法治监督体系,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者系海门区委书记)

2023-04-1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31501.html 1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法治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