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时评

守护传统村落 留住乡韵乡愁

□刘曦

日前,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公布,海安南莫镇唐庄村成为南通唯一入选的村落。至此,我市共有3个国家级和19个省级传统村落。(4月10日《南通日报》)

从山水屯子到古朴民居,从徽派小院到客家围屋,古村落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广袤大地,成为不可复制的文化景观,也让乡韵乡愁有了寄托。传统村落拥有优异的生态资源和极高的文化价值,也孕育了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探索古村落保护方面,各地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有的地方有了“中国传统村落”这一金字招牌,便迫不及待“腾笼换鸟”,将原来的居住人群迁走。殊不知有村落无村民,有文物没文化,传统村落便失去了“烟火气”的滋养,也就失了神、丢了魂。因地制宜找准传统村落融入当代乡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在不改变传统村落人文景观、原始风貌、生活习俗等固有属性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村落宝贵资源的挖掘、传承和转化,才能让传统村落“风景”长存,“前景”永续。

守护传统村落,“护起来”是第一位的,同时也要更好地“用起来”“育起来”,激发传统村落活力。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适度利用原则,不断提升传统村落居住条件和改善村容村貌,增强传统村落生机和活力,提升传统村落村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有关职能部门应尽早、尽快制定完善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的实施细则,因地制宜明确传统村落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时序,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布局,不断深挖并持续释放传统村落价值,打好传统村落的“特色牌”,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势力、新支点、新动能。同时,整合相关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激发村民参与保护、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农民主体、企业推动和人才汇聚的合力,切实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大文章。

村落晴如画,桑林昼起烟。一处院落、一座庙堂、一方戏台……不仅是珍贵的文化资产,更是村民的精神寄托。把传统村落保护好、开发好,留住“根”、守住“魂”、吸引“人”,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期待。

2023-04-11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31673.html 1 3 守护传统村落 留住乡韵乡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