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阅读

□吴华英子 学美术的缘故,所以一向爱找些关于美学方面的书籍来读,譬如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沈从文的《花花朵朵,坛坛罐罐》、蒋勋的《吴哥之美》等。读多了,便开始分门别类,寻求与己共鸣度更高的来深入细致地读。初翻英国作家贝丝·坎普顿的《活成令人羡慕的样子》时,本以为是鸡汤类的读物,专供闲时消遣。搁下又摊开,也真是因为闲来寂寥。谁料这一翻便是全天整本。读完感叹,可惜了书名,极易让人误解,远不如书中内容来得惊艳。 贝丝·坎普顿在整本书中传递着一种审美观与生活观,引导大家去寻求真正的美。可真正的美究竟是什么,很多时候又会让人越想越糊涂,觉得这是个抽象的概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然,我也说不好,生活里大多时候也是凭直觉去触摸去感知。买几件心仪的衣物,出游时拍几张好看的照片,给厨房添置些赏心悦目的餐具……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在邂逅美,仿佛这是一条与世界相通的路径,以自己的审美愉悦身心。得到,如此简单。 书中反复出现“侘寂”两字,这两字近年来很常见,它来源于日本古典文艺美学,也是与“物哀”“幽玄”并列的三大美学之一,讲究的是寂寥寡淡,摆脱世事纷扰,摆脱物质、人情与名利,自得其乐,享受孤独。贝丝·坎普顿认为,有此寂心,人才能在生活以及审美中做到化腐朽为神奇。我第一次接触“侘寂”应该是在几年前读日本赤木明登的《造物有灵且美》,书中倒未刻意提及,只是他在描述各种手作之时,令我无比认同及喜爱。它们以天然材料制作呈现,简单无赘,看似粗糙,实则独具匠心。当时,我不知这就叫作“侘寂”,但隐隐觉得,这是我想要的,它们使我安心自在。而这种美,也是我一向所崇尚的简约、自然、纯粹,归纳起来,便是侘寂之美,于无形中,也于有形里。 生活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以侘寂为基调来装饰自己的空间,将自然很好地融入进来。我有一友,为一张茶台不惜千里之行,终于在某个山旮旯的村庄里发现了一块带有镂空纹样的青石板,被村民废弃在外日晒雨淋。她如获至宝,果断收购运回,安置在工作室后,瞬间就有了清寂之意。贝丝·坎普顿写,美不应是完美无瑕,要努力发现不完美中的美,也正是那些不完美的侘寂自然,才会显得尤为独特。这种不谋而合的审美,实在是太美好了,心有所念,方能与物通心。 如若这本书只是单纯谈论美学,那真是没什么特别,此类的书籍已读过太多,无非大同小异。但《活成令人羡慕的生活》里,贝丝·坎普顿将“侘寂”之美延展细化到生活的很多面,除却空间侘寂,还有情感侘寂、人际关系侘寂等,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升华。她说:尝试用侘寂的世界观来看待所有人际关系,你很快就会发现,它们已变得非常不同。没有人是完美的,当我们学会尊重彼此的不完美之处,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加深。她甚至将茶道的精髓融入日常生活,她说,茶道有四原则,和、敬、清、寂,这些都是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这恰好符合我们传统的儒家理念——君子之交淡如水,彼此交谊,不尚虚华。 总而言之,贝丝·坎普顿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生活不必繁杂,慢下来,活在当下,珍惜所有。她用温婉的笔调诉说她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就像邻家姐妹坐在你的对面,娓娓道来。她没有直接定义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好的,只是将她的生活呈现在你面前,至于你认同与否,似乎不那么重要。她写:我今天早上伏案写作时,发现一只松鼠在窗外看着我,我与它无声交换了一下眼神,那也是完美的一刻。好有画面感的一幕,能够花足够长的时间去专注观察日常生活最微小的细节,本身就带有诗意之美,侘寂之美,平淡之美。 由此可见,世人在追求生活时,大多是能够相通的。我们的一生都在和这个世界周旋,我们有太多的欲望、梦想、追逐,我们会面临无数的选择,一心想要出人头地,但到最后,你才发现,那些返璞归真、清淡至纯、简单自在的生活状态,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倒不是真要活成令人羡慕的样子,而是站在自身角度,摈弃浮躁,努力发现幸福的点滴,内心得到安定满足。 中信出版社将其定位为生活美学指南书籍,但我更觉得这是一本用侘寂理念来打开爱的读本,让我们能够在混乱中慢慢找到安宁,从而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整本书分八个章节,无论你此时境地如何,深呼吸,坐下放松放松,总有几章适合你。

2023-04-17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3232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