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根普通的304不锈钢丝加工成0.15~0.30mm外径、强度大于或等于2900Mpa的介入丝材,其难度有多大?外行人应该很难想象。记者咨询部分行业内人士,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这项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太难了,不可能做成……”
如今,张绍翔和徐佩这对好哥们把别人眼中不可能的事变为了现实,他们研制的不锈钢医用介入丝材,不仅成功打破国外垄断,还得到了国内医疗器械客户的一致认可,其质量已追平甚至超越了国外同类型产品。
兄弟齐心 其利断金
2021年入驻海门开发区武珞科技园的普创医疗科技是一家中小型科创企业。昨天,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创始人张绍翔和徐佩,他们衣着朴素,谈吐谦和。张绍翔祖籍河北邯郸,是上海交大的材料工程学博士。徐佩是江苏常熟人,毕业于南通医学院生物系。两人都是80后。张绍翔告诉记者:“我和徐佩起先在常熟一家公司做医疗器械的技术研发,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彼此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现在不仅是同事、合伙人,更是一起打拼事业的好哥们。”
他们俩发现,医疗器械行业上游的核心原材料大多被国外垄断,很多“卡脖子”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所以我们一拍即合,决定找准一个方向去突破。”张绍翔说。
考虑到中国不锈钢丝产能在全世界数一数二,但产品几乎都偏中低端,所以两人就想从这个项目入手。“我国不锈钢丝产品有扎实的实践基础,但缺乏理论。”徐佩向记者介绍,“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个产品难度非常大,但我有信心做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张绍翔,他是上海交大的材料学博士,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上我们吃苦耐劳的拼劲,所以不久就做出了样品。”此时,张绍翔接着徐佩的话说道:“徐佩虽然是学生物的,但他学习、动手能力特别强,这个研发项目能做成,少了谁都不行。”上千个日日夜夜,无数次的失败、挫折,哥俩从未有过一次争执,因为他们的目标一致。
贵人相助 坚定信心
从2018年到2020年的三年时间里,张绍翔和徐佩奔波于常熟的各个不锈钢丝工厂。由于当时还没有自己的场地、设备,哥俩只能四处去别的企业借用。
记得有次他们向常熟的一家企业表明来意后,一位车间老师傅就好心劝他们:“要做这么细,强度还如此高,不可能的……”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这位老师傅还是把自己的工艺知识和经验倾囊相授。“国外能做出来的,我们自然也可以。而且这个项目还得到了国家药监部门以及检测部门的支持,这让我们更有底气做下去。”张绍翔说。
令人感动的是,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哥俩遇到很多贵人的帮助。比如最早遇到的一家工厂,无偿为哥俩加工了很多样品,甚至不惜停下自己手上的活。“真的特别感谢他们。”张绍翔深有感触地说,“在这一点上,我深深感受到了国人的团结,包括后期很多客户,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尝试我们的新产品,帮助我们的产品迭代改进。”
自主创新 打破垄断
“增强技术能力,振兴医疗事业”,在普创医疗科技的公司大门前,记者看见了这12个醒目的大字。徐佩说,这是他们的目标,也是公司的发展理念,遇到失败和困难时,这句话成了他俩的支撑。
研发成功后,徐佩和张绍翔带着产品参加医疗器械展会时,很多业内客户围在他们的展台前表现出了不可置信。“有次客户打电话来,多次确认产品的各项指标,但仍不相信,直到收到我们寄的样品试用后,才打消了疑虑。”徐佩说,“这个客户后来反馈说,我们的产品拯救了他们。”原来,这家公司由于一些原因和美国的供应商有些不愉快,美国公司仗着技术垄断,单方面终止了供应。“这就是卡脖子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坚持技术创新、打破垄断,真的太重要了。”徐佩坚定地说。
走科技创新之路,本身就是一条艰难且充满未知的旅程。当面临千百次的失败,面对难以攻破的困难时是如何应对的?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张绍翔想了一下说:“这可能和人的好奇心有关系,我和徐佩都是好奇心很强的人,遇到难题,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会这样?就很想去弄清楚。另外就是心里也憋着一股劲,外国人能做出来,我们为啥不行!”
产品在医疗器械圈得到认可后,今年以来,兄弟俩的公司订单源源不断。“目前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产能问题,找场地、添置设备。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继续突破技术壁垒,拓宽产品线,创新开发。”张绍翔说,“对于我们来说,能让国内的客户买到质量好、成本低的产品,为国内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那绝对是比赚钱更开心的事。”
本报通讯员 彭炜峰 记者 黄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