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世界,互利天下。4月23日至27日,第133届广交会第二期将在广州举办。约3.5万家境内外企业同台,新参展企业超9000家,第一期入场超126万人次……广交会时隔三年全面恢复线下展,充分彰显中国经济加速恢复的良好势头,充分表明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从广交会到服贸会,从进博会到消博会,扩大互惠互利,续写共赢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们必将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进程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人民日报《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反弹琵琶”飞天形象、后羿和龙车、宋代星相图、东方红卫星、长征系列火箭……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让网友直呼“浪漫”!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这份浪漫,延续上千年。就像海报中所呈现的,古往今来,无论是神话传说中的“飞天”,还是航天事业的逐步推进,都承载着中国人对浩瀚宇宙的向往。飞到遥远星河,揭开其神秘面纱,多么美妙而浪漫的经历。嫦娥探测器“可上九天揽月”,把月壤带回地球研究;北斗卫星全球组网,中国人用着自己的导航系统精准定位;航天员出舱行走,将太空摄影作品传回地球……曾经遥不可及,如今近在眼前。每一次叩问苍穹,都令人心潮澎湃。精神不灭,希望升腾。2023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用剪影描绘出一群向往科学、奔向未来的青少年形象,饱含赓续中国航天血脉、建设航天强国的愿景。取浪漫的名,做浪漫的事。一代代航天人,在出征太空的征途上书写浪漫。 ——新华网《把中国人特有的浪漫写在太空》 中央网信办等5部门日前印发的《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指出,到2023年底,我国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1.9亿,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6.5%,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5800亿元。同时,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59285亿元,属于一个消费人口近5亿、体量近6万亿元的庞大市场。可见,我国农村消费市场与数字化发展都具备不小的潜力,是未来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数字乡村可通过重塑乡村消费的时空关系与交互方式,为优化农村消费结构、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供新办法。数字技术具有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有助于打破时间与空间等物理上的限制,使城镇地区的前沿技术和先进知识渗透到农村地区,并通过提高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激活乡村市场中的沉睡资源、催生数字新业态新模式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农民消费能力、革新传统消费习惯。 ——经济日报《促乡村消费与“数”同行》 4月18日,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设立一周年。据媒体报道,一年来,国家植物园完成了植物种类资源本底调查,新增植物2000多种,截至目前,共收集各类植物1.7万多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成为全国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区。过去一段时期,由于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一些植物物种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如果因为疏于保护造成某物种灭绝消失,其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建立集科研、保护、展示、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高质量的植物园是敬畏自然、呵护生态的体现,也是保障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植物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全国植物迁地保护网络势在必行。因此,当以科普为载体,调动公众的参与意识,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植绿、护绿、爱绿,积极保护各类植物,在“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生动局面中,感受到人与植物、人与万物的和谐共生之美。 ——光明日报《建好国家植物园,打开通往“植物王国”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