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走进田间地头,处处好“丰景”。蔬菜、蚕茧、肉制品、食用菌、白对虾、花木盆景……一个村镇锚定一个特色产业,乡村产业振兴的故事正在江海大地生动演绎。
市农业农村局最新消息,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3个,总数全省领先。
因地制宜,紧扣特色做产业
位于海安市南莫镇邓庄村的凤诚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一长排食用菌种植大棚整齐划一。300多平方米的大棚里,食用菌网架分为左右两排,网架上小方格子里躺着一垛垛由棉籽壳、麸皮、木屑等组成的菌包,鲜嫩的秀珍菇已从预留的小口子里调皮地冒出了头。
“这一片,共有56个大棚,主要培育秀珍菇、灵芝、黑木耳等,眼下秀珍菇已进入销售旺季。”总经理陈忠说。
“咱们村的土壤、水质好,是种菇的好地方。”邓庄村党总支书记张幼纯介绍,大约2012年前后,就有村民开始种菌菇,积累了一定的种养经验。既然有基础,那就集中力量把菌菇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村里花大气力流转土地1200余亩,集中连片种植草菇、蘑菇、杏鲍菇、秀珍菇等食用菌。大伙儿对菌菇产业都很支持,300多户村民入股了合作社,建成菇房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1580亩,形成了“菌种制作—温棚种植—深度加工—冷库仓储—平台销售”的食用菌一体化特色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
同样在邓庄村,南通九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四季空调棚里,白白胖胖的一簇簇蘑菇,惹人喜爱。棚里的恒温系统,将凉风通过钢架上方的管道吹到每一“户”蘑菇“家中”,小蘑菇都住进了五层的“空调房”。多年深耕发展,邓庄村菌菇种植设施、技术不断升级。
“蘑菇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8到18℃,有了‘空调房’,可以‘一年四季皆丰收’。”公司负责人陈德泉透露,这样的大棚,每平方米产量在15公斤左右,“一个大棚起码能产一万多斤!”
“2011年开始,我市启动了‘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培育工作。”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处处长钱允辉介绍,我市引导各地依托资源优势,选择主导产业,着力建设示范村镇。全市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量目前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一,“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鱼篓子”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以品带业,壮大产业集团军
南通玉兔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内,肉香浓郁,扑鼻而来。作为如皋市江安镇联络新社区土生土长的龙头企业,玉兔集团已在这里扎根39年。
从集团参观走廊看过去,左边的生区内,工人正麻利地将肠衣套在灌肠机一端,一串串香肠便迅速成型,等待下一步的烘干、包装。集团副总经理周秀琴说,依靠这套德国产VF620灌肠机、高速扭结自动挂干机设备,3名工人每小时的产量能达1吨。
右边的熟品区,经烟熏蒸煮后的肉制成品新鲜出炉。工人们有的将成品送进切片机切成薄片,有的则忙着挑选、称重、装盒,包装成切片火腿、鲜辣牛肉、精制培根等产品。“目前我们的产品,包括腌腊、休闲、低温、高温等几大类300多个品种。”周秀琴说,企业“以销定产”,产品畅销大润发、麦德龙、沃尔玛等全国1000多家大型商超,也是华东地区各批发市场的抢手货。
“一家玉兔还远远不够!”联络新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仲开泉介绍,为促进肉制品这一产业集群发展,社区2009年建成3.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联心食品工业园区,并配套日处理500吨的污水处理中心。
“我们也想像玉兔一样,做出让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肉制品品牌。”如皋市康泽食品有限公司就是“追随”玉兔集团落户园区的一家企业。企业负责人黄德新说,社区帮忙找来银行提供担保,同时减免了一定费用,让他们顺利进入园区。
企业进了园区,规模扩大、产能提升,传统的销售模式,导致产品一度供大于求。社区请来专家授课,帮助企业和群众培训电商技能,开辟“线上”市场;同时,社区“两委”成员带着企业负责人去大中城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寻求合作机会。
目前,“联心食品园”已入驻23家企业,培育出“玉兔”“展图”“华睿”等20多个商标。依托这一产业集群优势,联络新社区2022年实现产值10.81亿元,利税达1.2亿元。
一村一品,以品带业,一大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村镇驶入了发展快车道。上个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和超亿元村名单,我市的如东县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何丫村(南美白对虾)、如皋市江安镇联络新社区(肉制品)、海安市李堡镇光明村(蔬菜)榜上有名。
联农带农,鼓起农民钱袋子
“过去在家种田,一年辛苦到头,收入很有限,现在玉兔集团打工,一年能有9万多元的收入。”像夏建军一样,联络新社区共有2200多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发展“一村一品”,推动村级产业强起来,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如东县大豫镇强民村毗邻黄海,沙质土壤盐碱含量高,种粮产量低。十几年前,这里还是出了名的经济薄弱村,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
这几年,强民村通过引进蔬菜良种和技术,种植加工以西蓝花为主的甘蓝类蔬菜,从一个纯传统农业村逐步转变为初具现代农业气息的特色村。2022年,全村总产值7903万元,其中甘蓝类蔬菜产值4420万元、占50%以上;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则达到3.6万余元,超过南通全市平均水平。
“目前,我们村有12个家庭农场、4家公司、4个合作社,甘蓝类蔬菜面积超过8000亩。”强民村党总支书记印雪峰说,随着甘蓝类蔬菜产业的壮大,村民增收渠道也越来越多。
切根、撕去外叶、称重、装袋……走进百姓家庭农场,20多个工人三五人一组,忙得热火朝天。36组村民沈玉英,正往包装好的西蓝花上贴“多多买菜”的标签。她说,年岁大了,外出打工不容易,如今在家门口干活,一天就能挣上100多元。
薛勇军是百姓家庭农场主,本着和大家一起致富的初心,他流转了1500亩地种植甘蓝,长期吸纳40多位村民就业,旺季时用工超过200人。“在农场打工一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再加上6亩3分地的土地流转费,足够我们夫妻俩生活了。”村民陈亚平的老公腿脚不便,她平时就在附近的农场打工,还能照顾到家里。
薛勇军还从事农民经纪人工作,建起冷库,推动农产品错峰上市,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每年,他都会将90多户村民零散种植的甘蓝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一并收购,确保了村民“稳稳的收入”。
激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百姓。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世勇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海门正余,如皋磨头、搬经,如东大豫,启东南阳5个乡镇,获批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主导产业包括设施蔬菜、花木、黑塌菜、西蓝花、大豆等,仅这5个乡镇累计带动农户增收就超过2万人。
“‘土特产’中蕴含大文章。我们将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深挖特色做强产业,寻找特点,设计卖点,形成品牌,打造成独立的‘IP’,努力让村、镇、县都有自己的‘拿手好物’,从而实现从‘小特产’到‘大产业’的转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敢说。
本报记者 黄凯 卢兆欣 陆薇 本报通讯员 谢利辉
下图:如皋市如城街道绿意盎然。吴树建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农业农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