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运营迎来半年期满。随着1号线人流量与日俱增,地铁已经成为市民绿色环保出行的崭新方式。
依据国际城市轨道交通职业人才配备标准,每建设一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至少需要60名管理及技术人员;每开通一条地铁线路,约需要各类专业人才1000余人。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拥有巨大人才需求空间。
近年来,南通轨道集团成为不少大城市或名校人才招聘会上的引才大户,推出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多个相关专业岗位,近千名人才怀揣梦想回到家乡为轨道交通事业贡献力量。
专业人才回归反哺家乡
现任控制中心副主任的杨春荣,2009年从江南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南京地铁公司,2019年回通工作。“在南京工作十年里,因调度工作特殊性,少有机会回家陪伴家人。2014年8月得知南通即将建设地铁,我就立志回来建设家乡。”他告诉记者,调度人员在轨道行业属于关键技术岗位,集团对此类高技术人员的待遇在行业内属于中上等水准,“同事们对整体待遇都很满意。”
“回来这四年,我经常参加集团各类培训学习,集团践行‘家’文化,对员工的衣食住行关心细致入微。”集团的人文关怀让杨春荣遇到困难也不曾退缩。行车调度员培养周期长,岗位责任重,他坚守一线不言辛苦,尽力加快培养新人进度。
除了较好的薪资待遇、温暖的人文关怀之外,返乡人才们还不约而同地提到看好家乡发展这一重要因素。
“南通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势头强劲,城市潜力巨大。地铁这张城市的名片,咱们缺不得,所以我一定要回来。”从大连交通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地铁、无锡地铁工作了5年的曹荣华,2018年初回到南通。在人手紧、工期急时,他带领供电团队冲锋一线,在确保1号线顺利开通的同时,也保障了2号线所有供电节点如期完成。
曹荣华回到家乡后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南通的人才政策福利,轨道集团的人岗匹配和动态调整,以及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我可吸引了不少同学和老单位的同事来到南通工作!”这些回通返通的青年人才怀揣着梦想,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招引配套项目集聚人才
今年4月,轨道集团与上海欣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欣铁机电科技项目在南通市北高新区成功落地。
上海欣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门从事铁路工务检测服务及项目研发和产品生产、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的创始人及主要管理人员基本均为南通籍或江苏籍。“南通的教育全国一流,能够为公司发展提供高技术、高学历的人才储备。”公司总经理龚一帆介绍,南通本地目前缺乏轨道交通行业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落地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能够为本地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人才。近两年,轨道集团不断强化项目招引,积极推动投资方与属地政府围绕总部及项目落地条件开展深入洽谈,欣铁机电科技项目是继中铁四局南通智能制造项目后又一家由轨道集团成功引进的项目。
“轨道集团正在和中电科等多家项目洽谈,争取更多项目落户南通。”轨道集团党建工作部副部长周毅告诉记者,南通轨道集团积极促成更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承担国企的社会责任,吸引大量通籍人才返乡贡献力量。
求贤若渴提供成长空间
6日,2023年春季市管干部一班第六课题组开展了大力吸引通籍大学毕业生回乡就业路径研究。调研发现,个人家庭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人才招引政策举措以及择业选择趋于理性是通籍学子回通就业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市各类引才政策密集出台,通籍大学生毕业返乡就业步伐加快,成效逐步显现。2019至2021年,通籍大学生回通率共提高28.5个百分点。
地铁通到哪儿,年轻人就能流向哪儿。南通努力为青年人才发展创造更好机遇和优惠条件,吸引了众多青年才俊。2022年,南通市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成为江苏两家入选城市之一。
“轨道集团对专业人才求贤若渴,地铁人才非常抢手。南通轨道交通为更多热爱家乡地铁事业的年轻人提供成长空间。”轨道集团董事长王智介绍,目前集团通籍人员949人,占集团总人数35.7%。
轨道集团自2017年起与南京铁道、西安铁职院等25所传统老牌院校合作开展订单班委培工作,提前启动运营人才储备。共计招录订单班人才1700余人,涉及乘务、站务、机车车辆、通信信号、机电及自动化等专业。
目前,轨道集团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企业加快线路人才储备,解决员工本地化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问题。公司建立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为具备不同潜质的人才提供完善和广阔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全方位培育人才,用心做好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本报记者 蒋娇娇 李慧
通讯员 展晓义 实习记者 万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