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班思德的这段话,已经成为评价张謇及张謇时代的南通的经典,如今被很多人引用。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这段话,即南通取得了令外籍人士感慨的成就,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功于张謇的引领,这些成就综合之下,使得南通成为中国一个独特的城市。
江海关税务司戈登·洛德主持的1912—1921年的《海关十年报告》里,在第249—250页,专门为南通设置了独立的章节,由二等帮办班思德撰写。那时的南通已经成为众口相传的模范城市,因此《海关十年报告》的叙述从张謇和大生纱厂的简单介绍,拓展为对南通城市的全面评析,摘要如下:
现为上海附属口岸的南通,早在1899年就开始了建设。它从一开始就坚持自治的原则。当地有财有势的商人在二十年前就组成南通自治会,对南通后来的发展,对于建立警备力量、修筑道路、兴建医院、学校而筹措资金作出了贡献。
南通与中国内地城市不同,除街道比较狭窄外,一切都像上海的公共租界。市内有各种商店,西式楼房到处可见。
南通成为模范城市应归功于张謇先生的悉心经营。南通是一个不靠外国人帮助、全靠中国人自力更生建设的城市,这是耐人寻味的典型。所有愿对中国人民和他们的将来作公正、准确估计的外国人,理应到那里去参观游览一下。
班思德的这段话,已经成为评价张謇及张謇时代的南通的经典,如今被很多人引用。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这段话,即南通取得了令外籍人士感慨的成就,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功于张謇的引领,这些成就综合之下,使得南通成为中国一个独特的城市,即两院院士吴良镛认为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它不同于租界、商埠或列强占领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中国人基于中国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
类似的对张謇和南通的赞誉,在同时代很多外国人的文章里都有体现。查尔斯T·保罗在1919年出版的《中国的召唤》一书的南通部分,认为“让南通从中国所有城市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由于在中国人少有的主动精神影响下,它成为改革和发展最有成效,进而也是最声名鹊起的地方”。对于张謇在南通崛起过程中的作用,查尔斯T·保罗的评述相当到位:
这座河边大镇在过去十多年中逐渐发展成了现代化的模板,而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功臣就是被众人视为“全中国最慷慨、最热心公益”的张謇。作为一名前清朝政府的翰林学士,张謇后因支持共和而出任袁世凯第一任内阁成员,成为农商总长。这位富有远见及行动力的百万富翁、地主、实业家兼政治家辞官回到故乡,在那里打造他自己的新梦想。他在当地主导的市政建设以及公益项目使南通成为了许多省市的瞩目之处,为这个刚萌发民主嫩芽国家里的富人树立了爱国主义与利他主义的新榜样。
在南通发展的过程中,天生港自开商埠是重要一环,也是张謇开放胸襟的体现。1906年清政府批准天生港暂作可以起下货物之不通商口岸。天生港在江海关管辖范围,开埠工作得到江海关技术上的支持。1907年2月22日,好博逊派江海关副理船厅鹤而生,与大生纱厂的翻译一同搭乘“鄱阳”船,前往南通测看天生港埠头事宜。鹤而生回上海后向好博逊禀报了天生港码头建筑的基本情况,如“码头现已在动工创造,自岸边起至江心筑木桩250尺。外筑浮桥两顶,自25尺至30尺长,15尺至20尺开阔,一边放在方木桩之上,一边放在平底驳船之上。另外再作浮桥两顶,长30尺至40尺,阔15尺至20尺,接连趸船。”此外对用作趸船的“威靖”兵船,以及另外一艘“铁壳鸭尾船”如何移放码头,提出了技术上的建议。1907年10月22日,根据总税务司的要求,作为江海关税务司的好博逊又把后续产生的涉及天生港开埠的往来函件,包括上海道瑞澂迭次给江海关的来函,汇总上报税务处。之后在好博逊给瑞澂的另外一封信中,还附录了江海关所拟的天生港征税试行办法、查勘埠头趸船绘图的说明等。
(作者单位:南通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