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广玉兰

对联创作中的自对手法

□徐勇俊

自对,亦称当句对、当句自对,也可称之为当边自对,即指上联当中的字、词语形成前后对仗关系,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语同样形成对仗关系,是在对联文体中最常运用、最为重要的对偶辞格。以下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一字自对:

桂兰千里馥;松柏万年青。

上联中“桂”与“兰”自对,下联中“松”与“柏”自对。

两字自对:

风和日丽春常驻;人寿年丰福永存。

上联中“风和”与“日丽”自对,下联中“人寿”与“年丰”自对。

三字自对:

崇儒风筑善倡和,教事业兴、人文盛;

树品质创优守信,看宏图展、大道宽。(“九州杯”征联获奖联)

联中“教”“看”皆为领字,上联中“事业兴”与“人文盛”自对,下联中“宏图展”与“大道宽”自对。

四字自对:

雅韵盈庭,室藏万卷诗书、百家翰墨;

春风拂槛,门对一泓流水、两岸桃花。(南通城市绿谷征联获奖书院联)

上联中“万卷诗书”与“百家翰墨”自对,下联中“一泓流水”与“两岸桃花”自对。

五字自对:

萃五谷精华,酿千年岁月,金樽共举山河小;

得数重意趣,品一脉人文,玉液微醺天地春。(“古贝春杯”征联获奖联)

上联中“萃五谷精华”与“酿千年岁月”自对,下联中“得数重意趣”与“品一脉人文”自对。

在四字自对的基础上再次自对:

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想汉习楼船, 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节选自云南大观楼长联)

联中“看”“想”皆为领字,上联“东骧神骏”与“西翥灵仪”自对,“北走蜿蜒”与“南翔缟素”自对,同时,“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八字与“北走蜿蜒,南翔缟素”八字又再次自对,下联相同,这种自对手法在长联中较为多见。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谈到自对时说:“如果上联句中自对,则下联也必须句中自对,上联和下联之间不必求工。”又说,“甚至于上联和下联之间几乎完全不像对仗,只要句中自对是一种工对,全联也可以认为工对了。”又如中国楹联学会所编《联律通则导读》中也说:“一般认为只要本句自对工整了,上下两句间的互对可以放到很宽,甚至可以不予考虑。”这一点已经被楹联界公认,在各地征联中这样的获奖联就很多,如下面这副写南通的获奖联:

寄慨骋怀,瞻崇川气象,凭指顾三塔雄浑,五山郁秀;

抚今溯古,赏濠畔风姿,最流连景观亮丽,市井繁华。

上下联中后八字各自的四四自对都十分工整,但上联“三”字与“五”字是数词,下联“景”字与“市”却是名词,并非数词,上联“三塔”与“五山”为偏正结构,但下联“景观”与“市井”却是并列结构,上下对仗明显放宽了。又如,下面这副同样是写南通的获奖联:

乘兴而来,喜莺歌燕舞,柳媚花明,寻芳似赏方膺画;

怡情以醉,看山水清奇,林泉雅致,揽胜恍闻季直诗。

上联中“莺歌燕舞”与“柳媚花明”自对,下联“山水清奇”与“林泉雅致”自对,但上联“莺歌”“燕舞”“柳媚”“花明”都是主谓结构、偏正结构,而下联“山水”“清奇”“林泉”“雅致”都是并列结构,上下对仗也放宽了。

楹联界很多人喜欢使用自对手法的原因是:

一、楹联的上下对仗,无疑是最核心的艺术表现,可以使人读来欣赏到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但如果仅此而已,有时难免单调,这就使得作者会去努力寻求变化,而自对正是强化楹联对仗美的重要手法之一,可以使人们在顺读上联或下联时就体会到更多的妙趣,这一点在很多长联中显得尤为突出。

二、自对手法可以在不影响上下联对称感的前提下,使作者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度,只要上下联各自自对了,上下联在相同位置上可以对仗,也可以不相对仗,甚至在词性、结构上可以各行其是。但允许这种自由必须有一个前提,即上下联在相同的位置上都必须自对,如仅仅是上(或下)联自对是不允许放宽的。

(南通市楹联学会供稿)

2023-05-2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36459.html 1 3 对联创作中的自对手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