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说,我是中国江苏南通如皋人。”21日召开的南通海外乡贤侨团峰会上,国际著名刑侦鉴识专家、美国纽黑文大学终身教授、前美国康涅狄格州警政厅长兼鉴识科学中心主任李昌钰博士的一句“开场白”,赢得全场掌声。
家永远是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我是在如皋出生的,我的母亲是位模范母亲,她培养了13个子女。”现场,李昌钰回忆起母亲对他的言传身教。“母亲一直念念不忘家乡。她百岁生日时,我曾问她想要什么礼物,母亲说什么都不要,只想为家乡造所学校。”
在母亲的影响下,李昌钰始终情系乡梓,积极助力家乡建设、资助贫困学子,从为如皋师范附属小学捐赠岸佛运动场,到创立岸佛奖学金,他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2016年,李昌钰将个人精心收藏的珍贵书籍、文献档案等无偿捐给家乡如皋,建成了全球第一家刑侦科学博物馆“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目前,在他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博物馆二期项目正在推进中。
“将世界带到南通,把南通带向世界。”李昌钰投身刑事鉴识科学界以来,先后在美国各州与全球46个国家参与8000多起重大刑案的调查工作,平均每年主持处理三百多个案件。从业至今已获得800多项荣誉,其中包括美国鉴识科学学会颁发的鉴识科学领域最高荣誉——刑事领域杰出服务奖、美国法庭科学学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国际鉴识学会终身荣誉奖、世界杰出华人奖等。无论是工作社交,还是学校演讲,亦或是向海内外新闻媒体发声,李昌钰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殷殷嘱托,不忘“中国江苏南通如皋人”的身份与责任。
“世界上有5800万华侨,假如每一位华侨都能发挥自己的桥梁作用,在全世界能产生多大的合力?这是难以估量的。”谈及如何发挥华侨华人的力量,李昌钰认为,要从个人开始做起,继而影响到家庭,再到社区、社会、国家、世界,层层推进。华侨华胞们要行动起来,全力改变世界认知,打破无形屋顶。
这次回国,李昌钰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乡的“大变样”。“昨天下午回南通的时候,看到沪苏通大桥,我还在感慨,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大、这么好的桥梁建筑。”他笑着回忆,1985年第一次回国,要在上海坐渡船到南通,再乘一辆小小的汽车,在崎岖的路上颠簸几个小时才能到如皋。“我还记得那时候船上都是猪、鸭、鸡,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
除了交通的便捷畅通,李昌钰对南通遍布城乡的绿化、家乡人民的友善也印象深刻。“发展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社会的治安、环保的重要、独有的科技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上领先。”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历史一再证明,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李昌钰说,每个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每个人的中国梦都不同,我的中国梦就是把我一生的东西献给祖国家乡。”
本报记者 陆薇 卢兆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