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蒋娇娇)“寓教于乐很有收获,让我轻松了解如何分类投放垃圾。”昨日,在崇川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崇川区城管局党员志愿者黄卫海戴上VR眼镜体验虚拟场景的垃圾分类。当天,我市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右图,蒋娇娇摄),邀请市民群众走进基地观摩研学,让分类科学知识和实用常识变得更有趣。
5月22日,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正式开启,主题为“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市区两级城管部门联动,开放已有的科普基地,展示南通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记者走进宣教基地,智能机器人“小川”热情迎来。访客可以进行人机互动,观看垃圾分类知识、参与互动答题,还跟智能机器人进行语音交流互动,实现无缝人机协作。“我市垃圾分类现状如何”“垃圾的危害有哪些”“装牛奶的纸盒应放入哪类”智能机器人“小川”都能对答如流。全馆用现代化5G技术及物联网功能,将机器人、AR、视频等技术相结合。
“玩具不要随便丢弃,平常我们喝的塑料饮料瓶也可以回收,旧衣服可以二次再利用。”现场,垃圾分类志愿者徐铃铃向北城幼儿园的小朋友、秦灶街道桥东村社区和秦北村的居民代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请为你手中的垃圾找一个合适的家。”展馆里,垃圾的奇妙之旅通过动态灯光演示垃圾处理的运转过程,分别用“一个塑料瓶的重生、厨余的穿越、地沟油的洗白”来展示垃圾的最后归宿,中间用动态跑马灯串联,体现了垃圾处理的奇妙旅程。
崇川区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占地350多平方米。展厅以垃圾分类之旅为主线,从生活垃圾现状到为什么要分类、垃圾怎么分类、垃圾去哪儿了等分区展示。用“现代感、科技感、体验感”彰显每个区域的特色风采,借助文字、图片、影视、互动游戏等多种可视化手段呈现垃圾分类知识,给予游客直观的、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提醒大家从科学的角度正视垃圾问题、践行垃圾分类、推动环境保护、共享城市之美。
记者从城管部门了解到,宣教基地将充分发挥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功能,不断丰富基地功能,拓展互动方式,分批次地邀请学生、社区市民来基地参观、体验,提高大家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