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华社江苏分社与南通日报社签订央地媒体融合协同发展框架合作协议,“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中心”正式揭牌。
历史上,双方渊源颇深
在新华社社史馆和南通群英馆里,镌刻着同一位南通籍新华社记者的名字“叶邦瑾”——年仅21岁英勇就义的她被称为“黄海之滨的刘胡兰”。泛黄的版面上,在这片曾经活跃着红十四军的土地,新华社的电头也频繁见诸报端。
穿越历史烟云,新华社与南通同频共振,从新华社数据库可查有关南通交通的第一条稿件定格于1948年。
据南通报业档案资料显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南通日报》的前身《江海报》先后与新华社苏中第四支社、新华社华中第九支社合署办公,共用一个电台,编为一个党支部,共同组建驻县通讯站。
《江海报》总编辑邵宇、樊发源、凌建华同时担任新华社设在苏中的分社或支社负责人。
新华社苏中四支社副社长夏公然手把手教《江海报》的年轻记者写稿,组建通联队伍,开展通联工作。
在《江海报》与新闻结缘的南通籍记者林枫,后来成为新华社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专家,并在担任新华社新疆分社副社长时,报道了维吾尔族老大爷库尔班大叔的故事。
近年来,央地合作加强
近年来,新华社江苏分社与南通日报社加强合作,推进全媒体精品生产,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舆论支持: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首站莅临南通,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
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南通日报社邀请新华社江苏分社联合制作融媒体微纪录片《向梦想靠近·南通好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刻内涵,生动诠释南通新时代沧桑巨变内在规律。微纪录片由双方数十名采编人员历经8个月制作,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两周年之际,于新华社、南通日报全媒体平台刊发。
《向梦想靠近·南通好通》首发后即入选当日新华社十大新闻,一周内点击量超过2亿次。2022年11月12日下午,南通市委市政府组织“好通南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嘉宾集中观看纪录片,来自全国社科、新闻界的领导专家予以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片聚焦重大主题,站位高、立意准、内涵深,融思想性、艺术性、新闻性于一体,是难得的“现象级”融合报道产品。
据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江苏中心统计,此报道被腾讯、新浪、网易、搜狐、百度、凤凰新闻等头部主流平台采用,先后登陆学习强国、澎湃、交汇点等近百家央媒省媒地市级媒体,传播范围广、层级多、声量大,引起热烈反响,为南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了有力有效的舆论支持。
进入新时代,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城市能级提升、处于发展风口的南通,获得新华社频频聚焦。
2022年12月19日,新华社刊发长篇通讯《“七虎”竞南通》,多维度、全景式展现了南通所辖七个县(市、区)克服疫情散发、经济波动影响,你追我赶、锐意进取的生动实践。
2023年4月3日,其姊妹篇《江海儿女敢闯记——再探“七虎”竞南通》重磅出炉,深度揭示“南通七虎”拼经济时“谁都不服输”的竞发精神,上溯源头,离不开江海交汇滋养的文化品格。
两篇重量级报道刊发后,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江海大地掀起一场大学习、大讨论的热潮。南通日报社迅速呼应,接连推出系列追踪报道及相关评论文章,为“七虎”竞发奋进新征程聚力蓄能。
看未来,共讲“南通故事”
双方将以本次签约仪式为契机,充分整合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形成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分众传播、国际传播案例,助力南通成为双循环和新发展格局的支点城市,通过讲好“南通故事”来发现中国价值,开掘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形象,让更多海内外读者认识、认知、认同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五月佳期,央地融合、双向奔赴!相信随着“新华社江苏分社 南通日报社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中心”的成立,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央地合作优势,更好地宣传南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传播南通国际化城市形象。
本报记者 徐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