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西
爱情是需要双向奔赴的,它不能单靠同情和感动,它是两个人在精神上同频的心动和契合,而灾难往往是检验人性和情感的试金石。
根据毛姆同名小说改编的法国电影《面纱》,是一部以中国为创作背景的电影。这部电影让我粉上了男主角的扮演者爱德华·诺顿。白色衬衫,卡其色长裤,瘦削的身影,隐忍而深沉。这是一部让观众的情感天平无法不向男主角倾侧的戏。
男主角沃特是名细菌学家。他深爱妻子吉蒂,谁料妻子却背叛了他。此种局面下,绝大多数人定会情绪失控,歇斯底里。毛姆的厉害在于,他让沃特避开吵闹,而是冷静地抛出一道选择题来解决问题。沃特给了妻子两个选择:“要么让情人娶你,我退出;要么你和我一道去湄潭府——那地方正发生着霍乱瘟疫,我准备去接管当地的病人。”吉蒂与情人摊牌,却遭到了情人的拒绝。无奈之下,她只好随沃特去了湄潭府。
湄潭府,是一个霍乱正肆虐横行的地方。霍乱是因吃了不洁食物而引起的急性腹泻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人们以每天一百人的速度死去。当地一个法国的女修道院改成了临时医院,帮忙救人,床位不够,把饭厅当成临时医疗室,让两个病人挤一张床,如果其中一个死了,就得马上搬走,给新的病人腾地方。
灾难加速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吉蒂去女修道院里帮忙,目睹种种悲惨,每日自省便成了必修课,她终于为自己的自私行为而感到羞愧难当。修道院里除了病人,还收留了一群孤儿。吉蒂在那里看到一架钢琴。修道院院长告诉吉蒂原来的钢琴师感染霍乱死去了,钢琴因此闲置下来,孩子们上音乐课也听不到音乐了。恰巧吉蒂会弹钢琴。一日,她领着孩子们上音乐课,弹奏了一首清澈而安静的曲目。沃特正好在修道院里诊治病人,他倚在门口静悄悄望着吉蒂,沉浸在音乐里的她是那般温婉动人。在熟悉的音乐声中他回忆起在舞会上初见吉蒂的一幕。那时的吉蒂光彩照人,她从旋转楼梯上款款走下,女神般的光芒刹那将他围住。音乐让沃特重新审视了他和吉蒂之间的关系。
吉蒂弹奏的那首安静而动听的乐曲,即是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的代表作《玄秘曲第一号》。我曾看到过一个关于萨蒂最受欢迎的TOP10曲目清单,排在第一位的是萨蒂的《裸体舞曲第二首》,排在第五位的就是《玄秘曲第一号》。有《玄秘曲第一号》自然就有《玄秘曲第二号》。事实上,在1889年至1897年之间,萨蒂总共创作出了六首钢琴小品《玄秘曲》,每一首都短小灵动,时长不过两三分钟,琴音带着冥思般的清冷音色。将六首《玄秘曲》连贯着一起听下来,屋内就渐渐被一种神秘而纯粹的氛围笼罩了。时光的脚步变得缓慢,浮躁的一颗心逐步平静下来。《玄秘曲》是如此美好,它有一股神奇的魔力,像一双温润的手,抚平我们心中那些细枝末节的烦恼。
法国作家让·科克托曾说:“有人问罗西尼,谁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他回答说贝多芬。那人继续问:‘莫扎特呢?’罗西尼回答说:‘你问的是谁最伟大,而不是谁最独一无二。’如果有人这样问我们这个时代,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最伟大的音乐家是德彪西和斯特拉文斯基,但萨蒂是独一无二的。”
确实如此。这个留着山羊胡须一副玩世不恭的音乐奇才,天生就是个反骨。他既看不上前辈瓦格纳,亦看不上同龄人德彪西,既反对浪漫主义,亦反对印象主义。他拉了几位小辈作曲家,成立了一个“六人团”,反对印象派捉摸不定的笔触,提倡简单质朴的风格,自己担任“六人团”的精神导师。他喜欢自由思考,着迷于从古希腊到福楼拜的小说,喜欢和蒙马特的画家与诗人交朋友。他不断冒出新点子,不断付诸行动,自创了独一无二的《玄秘曲》(Gnossiennes),这种轻盈的音乐形式前所未有,就连“Gnossiennes”这个单词也是萨蒂自创的,字典上查无此词,足见萨蒂的特立独行和标新立异。此外,他对哥特式建筑的直线条也分外着迷,这种着迷也直接影响了他在《玄秘曲》上那种极简结构的创作。
六首《玄秘曲》中,最具记忆点最悦耳动听的即是《玄秘曲第一号》,它如一缕发黄的怀旧气息,不息萦绕在沃特的耳畔,初见吉蒂时的温柔情愫又一次击中了他,横亘在他和吉蒂之间的坚冰渐渐得到消融。一直对沃特没有产生过爱意的吉蒂似乎也渐渐爱上了沃特。只可惜,爱的真谛领悟得太晚,爱到分离才相遇,不能不说是种遗憾。沃特最终感染上霍乱,在湄潭府凄惨地死去,一抔抔黄土,将他埋在了异国他乡,令人无限唏嘘。
看完电影《面纱》,趁热打铁,我又去阅读了毛姆的纸质书《面纱》,才知电影《面纱》对故事里的某些情节作了温情的处理。按照书里所写,自始至终,吉蒂并没有爱上沃特。尽管在湄潭府她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她被他感动,可是,她确确实实没有爱上他。这是沃特的悲剧,也是毛姆笔力的体现。依照常理,沃特和吉蒂放弃熟悉的地方,同处新的恶境,很容易以“她最终爱上了他,他也终于原谅了她”来收梢。电影《面纱》里就作了如此温情的处理。然而毛姆小说中并没有如此设计,他让女主角带着自由和独立的感念回到故乡,也清清楚楚告诉读者,尽管她忏悔,尽管她羞惭,然而,她确确实实没有爱上他。
初读《面纱》时,我颇怨恨女主角的冷酷无情,再读时却对吉蒂多了一些理解。她和他原是两条道上的人。他寡言内敛,沉默自制,爱读书,不会弹奏乐器,不会打马球,舞跳得也不好;而肤浅虚荣如她喜欢跳舞,喜欢打马球,喜欢弹钢琴……性格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悲剧的酿成。爱情是需要双向奔赴的,它不能单靠同情和感动,它是两个人在精神上同频的心动和契合,而灾难往往是检验人性和情感的试金石。
揭开爱情的面纱,小说里还有人性和生活的面纱。书里的结尾,吉蒂看到自己半生的悲剧,她看到了不应该再依附于其他人,最终找到了自由和安宁,走向了觉醒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