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市记忆

君子德风传陈家

□苇航 小祥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家训家风的价值,往往不囿于家族,乃至对社会、对国家都有意义。前不久,我读过《如皋县下驾原陈氏宗谱》(下文简称《陈氏宗谱》),对此更是深信不疑。下驾原,即今日如皋下原,相传乾隆皇帝于此歇驾,故有旧名。元初莆田陈肇衡授如皋县尉,举家移居如皋。元延祐年间,其子陈应雷结庐于下架原东,为读书地,定居下原。嗣后,陈氏一脉于下原瓜瓞延绵,屡修家谱。《如皋县下驾原陈氏宗谱》修订于1938年,时有编号,印数区区,今不多见。谱中家训、传记、艺文诸卷,尤为精彩。

《陈氏宗谱》录有家训十则:敦孝悌、睦宗族、正内外、豫蒙养、择交游、勤职业、息争讼、尚朴素、崇节义、重祠祀。诸如此类的家训,谈不上稀见,因为其他姓氏家谱中也有相关家训。不过《陈氏宗谱》中的家训释文较长,其中“豫蒙养、勤职业、尚朴素”很有特点,由此铸就了下原陈氏君子德风的特色:勤廉勤读,乐善好施。何出此言,先来分析下家训中的部分精华语句。“豫蒙养”中剖析道:大多数人都溺爱姑息自家小孩,认为待到孩子稍长再教育不迟。殊不知,要从小管教,培养好小孩的品质,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关。教育孩子要以忠臣义士为楷模。“勤职业”与众不同,针对具体职业,提出各类“敬业精神、标准”,比如官员:“在朝在官宜早夜不遑,殚心竭力。”“尚朴素”则鼓励族人要像先辈一样,饮食服装都来自于乡间,粗茶淡饭不忘俭朴本色。正是在上述家训、家风的熏陶下,陈家涌现出多位品德高尚的族人,兹将相关事迹,选录如下,以示陈氏家风的赓续与传承。

陈应雷,字迁一,又字有奋,号南洋,少有隽才,聪慧绝伦,博览群书,未冠能文,下笔数千言,不增减只字,弱冠补博士弟子员。元延祐三年中河南开封解元,初任六合县学谕,后迁临濠路总管、平江路总管、平洋路总管,著有《三礼条辨》《陈解元文集》《南野人诗存》等。元代进士薛弥克惊叹陈应雷的才学。明代廉官、戏曲家屠隆于万历年间作《南洋先生像赞》,赞誉陈解元“高文振古,伟绩康民”。作为一位“学者型”的官员,家谱记载陈解元在外任职,施行惠政。他和乡人讲解“濂洛关闽之学、儒林宗之明”。所谓“濂学”就是周敦颐的学术。他是千古名篇《爱莲说》的作者。“濂学”的核心字是“诚”。因此陈解元讲解他的学问,或多或少会述及为官操守,如廉洁为官,诚信之人。

陈宗文,明代人,下驾原陈氏八世祖,世居皋南官庄,祖业颇丰。他一向淡泊名利,性格豪爽,热心公益。明嘉靖年间,江海泛滥,连年歉收,以至于饥民相食。富人存有余粮,不是囤积秘藏,就是高价出售,牟取暴利。陈宗文大为感慨:积累满仓的谷食,却不救济濒临饿死的人,就无异于一起在沟壑中打滚的人自我残杀啊!心动不如行动,陈宗文将家中自藏上千石粮食全部施舍给饥民。数万饥民获救。如皋知县黎尧臣于城郊赈灾,看见男女老少肩挑背负着粮食,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于是询问他们,感到惊异如皋竟有如此善人,发问:“为何他最先懂得我心中的想法呢?”黎尧臣赶往陈家,表彰陈宗文的功德。

陈太元是陈应雷十世孙,讳子廷,别号元俞,明代人。其父陈北塘晚年目盲,陈太元侍奉左右,不曾离开半步。他一度数月不解衣带照料生病的父亲。他很乐善好施。陈太元感叹:人生应当适意,无奈太多人过度为子孙操心了。他家中不留余财,财富均用于施舍:给不计其数的穷人发放衣服与食物,给贫穷的男性族人娶妻。他还为邻人排忧解难。乡民刘表被盗贼诬陷,被捕入狱。陈太元知道他的冤情,向知县力言,刘表得以洗刷冤情出狱。为报大恩,刘表卖儿卖女,取得钱财馈赠陈太元。陈太元问清事情原委,大怒:“我从义开始,怎能从利结束呢?”他将钱财悉数退回刘表,又让刘氏赎回儿女。陈太元还十分喜爱读书。他潜心理学,热心教育。佘大美、曹鼎臣两位进士都出自陈太元的门下。陈太元还有名言:“有子而不能读父书,犹无子;有孙而不能读祖父之书,犹无孙。”他以为子孙不读书,不啻于断子绝孙。

陈湛宇,明代人,下驾原陈氏十一世祖。他与兄弟天性友爱,闻名乡里。周遭乡人但凡兄弟不和,听过陈氏兄弟的品德都有悔改,并有感慨:“看中财产却伤了手足之情,无颜面对陈氏兄弟。”明末征收民赋,众人举荐陈湛宇负责当地征收赋税的工作。可是许多人家因为贫困,实在无法加纳民赋。陈湛宇不忍心逼迫穷人。作为最基层的催收民赋的小吏,陈湛宇则将家中大量积蓄替穷人加纳民赋。

陈以松,即陈小髯,清代人,下驾原陈氏十四世祖,字公木,号友筠,乾隆三年(1738)副榜,曾与清代名宦、诗人、学者沈德潜有同年旧谊。沈德潜作有《小髯公家传》,推介其貌其才:修髯盈尺,风雅宜人,诗才清丽,尤长宋人小调。乾隆甲子年,他北上抵达首都,考授直隶州同知,于京候选。乾隆皇帝驾幸贡院,陈以松恭迎皇帝,获赐书籍六经四子。陈以松掀开长须,高兴地说:“一介书生得见龙颜,又幸得圣上赐书,为米折腰的事怎能是我做的呢?”于是,他返回如皋,于家中左边筑造拜芸轩,作为藏书地,保存恩赐六经四子。回乡不足一年,陈以松身患重病,临终前写下绝命诗:一梦人间四十秋,人间惹得许多愁;红尘隔处无烦恼,长啸一声归去休。他享年仅有四十二岁。陈以松的遗稿著述多为人所取。其哲嗣四处搜集,编有《尚慎集诗词》《拜芸轩志艺》。

为官勤廉,为士勤读,为人“勤献”,陈家人的家风美德,流传至今。近日欣闻下原镇正在镇中心打造一处陈解元读书处的景点,不失为弘扬、传承下原陈氏家风的一桩美举。

2023-07-13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2346.html 1 3 君子德风传陈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