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南通

“老团长”来如东祭扫老山英烈,慰问烈士母亲——

“你们牺牲39年了,我一直牵挂于心”

“兄弟们,张景华团长从杭州赶来看望你们来了。”7月21日下午两点刚过,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一军一师一团团长张景华一行,一到如东,没有下榻宾馆休息,而是顶着烈日,第一站来到如东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牺牲在老山战场上的一团13位烈士和二团三团的5位烈士。

“刘长林、徐寿如、秦德本、欧阳林……”献上一束花,敬上一杯酒,点上一支烟,张景华沿着一排排墓碑,念着烈士的名字,祭奠长眠在南疆的战友。

“你们牺牲39年了,我一直牵挂于心。”站在李华烈士的墓碑前,张景华热泪奔涌。李华是一军南疆作战的第一位烈士,牺牲一周后军校录取通知书寄到了部队。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谁都扼腕!

“烈士之风,山高水长,千秋万岁,永矢不忘。”1984年7月,一团奉命开赴云南,参加老山地区首轮作战,坚守最艰苦、最危险的那拉地区,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历时一年的浴血奋战,圆满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战斗任务,被昆明军区授予一等功臣团称号。打仗就有流血牺牲,179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其中13位烈士来自革命老区如东。“如东战友牺牲最多,精忠报国的豪情根植在血脉之中。”张景华时任一团副团长、前指总指挥,战后升任一团团长、一师参谋长,对如东籍战友敢打必胜留下深刻印象,一直有个心愿,来如东看看长眠老山的老部下。

39年前奔赴南疆并肩战斗,39年后聚首如东告慰英烈。战火中的情谊怎能忘?战友分别30多年,张景华退休已经5年,得知他来到如东,参战时的营指挥员孙荣会、吴书海(战后分别提拔为一团副团长、副政委)和团政治处干事张毅也赶到如东革命烈士陵园,一起深情缅怀。

“老妈妈,您受苦了。”22日,张景华把朱逢明烈士的母亲季永珍接到饭店一起就餐,一见面就像儿子一样亲热,递上早已准备的红包,聊起了家常。今年95岁的季永珍是革命的老妈妈,一门双烈,第一位丈夫1947年参军,1949年5月在解放上海的月浦鏖战中牺牲。她把小儿子朱逢明送到部队,接回家的却是一只骨灰盒。大儿子肝癌去世,靠儿媳妇和朱逢明生前的如东籍战友照顾。除了耳背之外,老人精神很好。“老妈妈,祝您健康长寿!”张景华端起酒杯,向英雄母亲致敬。

“我们家里盖新房子、安装空调、婆婆生日宴、婆婆生病就医都是这班弟弟操劳的。”听了朱逢明烈士的嫂子介绍“兵儿子”长期照顾老妈妈的事迹,张景华对在场的如东老兵们说:“谢谢你们替牺牲战友尽孝,为国分忧!”

“曾经的战友,是一辈子的兄弟。这次来如东看望18位烈士,了却了我的心愿。牺牲战友的亲人,如东的战友照顾得非常好,我也放心了。看到朱明华、余新明等为代表的中国好人群体,几十年一直照顾烈士的父母,令我敬佩,让我感动。我代表一团参战指挥员谢谢你们。”张景华在看望如东籍老山战友群体代表时说。

本报记者 杨新明

2023-07-24 “老团长”来如东祭扫老山英烈,慰问烈士母亲——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3469.html 1 3 “你们牺牲39年了,我一直牵挂于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