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听发展诉求、保传统特色、定产业方向——

规划师下乡 田王村更靓

盛夏时节,驱车进入如皋市长江镇田王村,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一条条河流水清岸绿……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好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2021年10月,如皋市长江镇规划师下乡工作站在田王村挂牌,成为南通首家获得省自然资源厅批准的服务站。一年多来,规划师们深入了解乡村发展诉求,开展陪伴式规划服务,让乡村振兴蓝图变实景。

绘发展蓝图

提出村庄总体定位

25日上午,田王村一处闲置用地的改造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8月底,这里将“变身”为田园党建讲学所,集党群活动、农产品展示、乡村旅游研学、电商等功能于一体,进一步擦亮田王村产业兴旺的特色名片。而这一闲置资产的盘活,离不开规划师们的精心设计。

“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工作站站长、如皋规划院高级规划师孙良美介绍,田王村有保存完整的“田”字耕作肌理,农田四周以排水灌溉渠围合,形成了规整的网状耕地布局,使得长江沿线千百年来的特色地域农耕文化得以传承。因此,他们一方面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搞大拆大建,顺应自然布局对原有空间环境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强化幼苗培育的特色产业带动作用,重点发展特色育苗+科研育苗+规模育苗,由此提出“五彩田园、陌上人家”的村庄发展总体定位。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更是注重对村内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保护。“我们对部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保存完好且富有时代特色的传统民居、特色围墙、房屋老构件以及50年以上的树木都进行了登记标注,提前与屋主进行了沟通。”孙良美说,目前工作站正在对村庄规划进行完善和修订,并加入历史文化保护相关内容,下一步将进入评审与报批程序。

定产业方向

五彩苗木助农致富

红色的红叶石楠、黄色的黄金条、绿色的瓜子黄杨、蓝(青)色的蓝柏、紫色的紫叶李……在不同时节用无人机俯瞰,田王苗木俨然一个五彩花园。

田王村第一书记吴桐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纯农业村,苗木是村里的支柱产业,已经发展了多年。但原先种植比较分散且品种繁多,村民往往是什么好种就种什么,不从市场需求出发,导致无法形成合力,市场口碑不佳。与如皋规划院结缘后,田王村依据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五彩小苗项目。

“如皋是花木之乡,小苗需求量非常大,但大型小苗培育基地在当时还是空白。”孙良美介绍,规划师们建议田王村通过培育、种植小苗,实现如皋花木产业链的闭合。如今,田王村种植小苗超千亩,田王苗木已成为苏中苏北单体最大的花木育苗基地,带动村民就业200多人,每人每年可增收两万元左右。

“乡村振兴的意义归根结底是提高农民收入。”孙良美说,在未来的规划中,田王村将以花木产销和现代农业为核心,引领一产增效、二产升级;二产结合花木生产,发展衍生产业,如工艺品加工、生物技术、绿色食品保健品研发等;三产以一产、二产为依托,主要从事生态休闲、会议会展、旅游度假等产业,吸引年轻人回流发展,塑造村庄活力。

陪伴式服务

为扮靓村庄出实招

“如何让我们村子变得更漂亮?老百姓的生活服务能否更加便捷?什么时候能像城里人一样,晚饭后有个休闲活动的地方?”这是孙良美和团队小伙伴们进村调研时,村民们提的最多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陪伴式服务,田王村在生态修复、公共空间治理方面成效显著,以上问题逐个破解。

当夜幕降临,田王村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等地就会聚集不少村民,或随着音乐起舞,或三两结伴散步闲聊,尽享惬意时光。为了满足村民对娱乐文化阵地的需求,规划师们利用村庄主干道的闲置空地,建设了法治文化园、文化广场、休闲长廊等设施。“只要不下雨,我就会约上老姐妹们一起去附近跳跳舞、聊聊天,生活越发丰富多彩。”村民王阿姨说。

蓝天白云映照下,整治后的朱庄河焕然一新,偶有鸟儿在水面掠过。孙良美介绍,田王村从村庄环境整治入手,对多条居住河实施了清淤,河道两侧新建生态护岸,局部断头河进行打通,在村内形成了贯通的水系。现在,漫步村庄内,随处可见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象。

“以往村庄发展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成体系。规划师下乡后,村庄发展变得系统有序。”吴桐说,希望未来田王村能在规划师的科学指导下,将乡村振兴的蓝图变现实,让村民过上更加舒适、美好、快乐的田园生活。本报记者 俞慧娟 沈佳颖

2023-07-27 听发展诉求、保传统特色、定产业方向——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3838.html 1 3 规划师下乡 田王村更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