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松延
渡槽即高架水渠,是一种跨越峡谷、河流、洼地和交通线路等障碍物的输水建筑,它能让水流在越过阻碍后到达目的地。
上世纪中期,落后的水利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于是,作为一种水利设施,渡槽在全国各地得到大规模兴建……但这一工程建设以交通运输不便的山区为多,在地处平原的南通则较为少见。
笔者所在的原南通县四安公社8大队(后称蒋桥村,今属阚家庵村),是一处由四条河流合围而成的南北狭长状的地块,另有一条小陈家港河,弯弯曲曲由左上方流入,从右下方流出,将全大队14个生产队中的9—13队及14队的东半部抛在大队部所在地的河东。大队原有老机灌站(以柴油机为动力)一座,位于9队现S225省道加油站东北河边。为改善灌溉条件,加之该大队已实现通电,1970年,大队部在位于中心地带的第7生产队选址,建造了一座电灌站,购置不同马力的电动机三台,并对应安装口径不等的抽水管与水泵。出水口上端即电灌站正面是八个标准的楷体大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由小学教师羌树堂用水泥精心粘贴而成,因字体凸起且以漆描红,故更显醒目。为了让所有生产队都能享受到新电灌站带来的便利,扩大农业灌溉水资源收益面,大队领导在规划时即决定,要自力更生,配套建造渡槽一座,以解决河道阻隔带来的渠水输送问题。
这项水利工程以大队织布厂历年积存的盈利作为资金保障,人力资源则依靠本大队社员。于是,在电灌站建成后,被集中起来的瓦、木匠,在瓦木工俱精的资深匠人王宗汉带领下,有的制作木模;有的预制桥桩、桥板及槽底;再以红砖、水泥砌成槽身侧面;其他的青壮劳力靠船和小推车,加上肩挑背扛,运送钢筋、水泥、砖块等建筑材料。尽管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但他们不畏艰难,敢于钻研。虽说没有机械设备,但他们土法上马,硬是打造出一项精湛坚固的工程,成为当年全村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也是全公社闻名的交通、水利精品工程。渡槽开工于1970年冬,如期在第二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到开闸放水、渡槽正式开通的那一天,人们兴高采烈、敲锣打鼓,俨然节日一般。经实测,该渡槽长27.8米,槽身宽、高均为1.3米。因渡槽上面铺有桥板,具备“桥上是交通,桥下过渠水”的双重功能,社员们也称之为“渡桥”。而作为地名,附近大队(村)的社员或村民多喊作“八大队渡槽”或“八大队渡桥”。
该渡槽选址于河西6队与河东10队之间的碾坊桥河面,渠水由电灌站沿水渠笔直向东,经6队后过渡槽流入河东的10队,并在此分别向南将渠水送至9队,向北送往其他3个半生产队。渡槽启用后,不仅满足了小陈家港河两岸的农田灌溉用水需要,还为当地百姓的出行通畅与交通安全提供了保障。此外,自建成后连续使用的四十年间,渡槽从未出现过渗漏。同时,纵然桥下有无数船只穿行,桥上有各种负重车辆通过,该渡槽也未见有明显受损。其建筑质量之高由此可见。
长虹卧波,甘霖畅流。这座渡槽不仅见证了本地农业、水利发展的起承转合,给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也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童年印记。
不同于上学时的着急忙慌,放晚学途中的我们有的是流连于此的时间:正当灌溉时,或是扔下叶片枝条,比试谁的最先被冲出;或是坐在渡槽头尾,任渠水冲刷双脚;若是没能系牢鞋绊扣,便会在小伙伴的哄笑中到“下游”去追赶被冲走的凉鞋。暂停灌溉时,会借着渡槽桥板缝隙投射进来的亮光,抓上几只小鱼、小蝌蚪,有时还会用带茶的“盐水瓶”等容器装回家。最难忘的是在凛冽寒风中,我们这群衣衫单薄的孩童,总要在位于中途的渡槽里躲避一阵,然后像加满油的机动车,从渡槽东口冲出,一路飞奔家中。
随着包产到户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农田水利灌溉设备的普及,渡槽的功能逐渐削弱。虽然一条PVC管加一台抽水泵就能够取水,但该渡槽在全村农田灌溉中仍继续发挥着主体作用。直到2011年新S225省道施工建设,渡槽因其东侧的水渠被截断而致功能被废。2012年底,交通部门拆除了其槽身,在紧邻的残存槽底北侧,建造了一座宽大的桥梁。这座足以代表一种信念,一种与天斗、与地斗豪情的渡槽就此消失了,但在我们以及上辈人的记忆中,它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是一道无法抹去的乡村景色,更是一个难忘的岁月烙印,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