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日前,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我市2023年夏粮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好于全国“一增两减”、全省“两增一平”收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历来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产品安全”问题,明确提出我国仍将采取一系列稳产增产措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对于南通而言,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眼下,全市夏粮收获已成功收尾。今年,我市夏粮总产121.18万吨,增长0.2%,在全省占比8.6%;夏粮面积358.28万亩,比上年增加0.48万亩;夏粮单产338.23公斤,比上年增产0.2公斤,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好于全国“一增两减”和全省“两增一平”收成。这一系列沉甸甸的数据充分显示,农民的汗水是实现“夏粮丰收”的重要保证;更启示我们,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才能让“中国饭碗”越端越稳、越端越牢。
端牢“中国饭碗”,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全世界、纵观农业史,科技创新永远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对于现代农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迭代,不仅为夏收工作注入强劲动能,更能进一步夯实南通建设农业强市的根基。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机与作栽部门协力推广侧深施肥等新技术,在保障种植面积的同时,提高了育秧和栽播质效。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更显重要,发挥好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我们加快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强化技术创新、装备创新,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除了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外,端牢“中国饭碗”另一个重点是要依靠政策引领。今年,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在粮食生产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实际种粮农民补贴力度,让种粮农民种粮得益,为实现夏粮稳产增产提供坚实保障。以小麦病虫害防治为例,在防治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防治494万亩次,覆盖面169.7%,有力保障了粮食丰收基础。同时,通过设立区域农业服务中心、开展农业新技术培训等等,可以说,这些激励政策科学管用、务实有效,稳定了全市种粮农民的收益预期,也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动性。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保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懈,让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通力协作抓好夏收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丰收仗打下坚实基础,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