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新闻

二十载,江海大地处处好“枫”景

——南通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纪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南通是全省矛盾纠纷化解的排头兵,早在2003年就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20年来,南通深入学习践行“枫桥经验”,深度融合市域治理新需要,做优做亮大调解“金字品牌”,走出了具有区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多元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新路子,不断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与时俱进、协同更新。

辖区某企业一名员工意外身故,家属正从外地赶来,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接此信息后,如皋磨头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连夜成立“4+N”矛盾纠纷调处小组,安排专车将死者家属接到驻地,次日凌晨3时即组织企业方与家属会面,引导理性处置,后经三轮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事发不到20小时,一场可能激化的纠纷“消弭于无形”,这是南通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维护群众合法诉求、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最新一例。作为全国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的重要发源地,南通不断完善“更加强调党的领导、更加彰显法治思维、更加突出科技支撑、更加注重社会参与”治理体系,突出政法机关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中的作用,着力打造源头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南通模式”。

一个可与之印证的数据是:近年来,南通民事一审案件增幅明显放缓,民事一审诉前调解分流率去年高达130%,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已连续两年全省最低。

完善机制,精准把脉群众新诉求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些年来,南通矛盾纠纷的区域、主体及利益诉求等已然发生深刻变化,从过去的邻里纠纷、社会治安等传统矛盾,进一步向城市、园区、异地转移,转向对生活环境、公平正义的更高追求和对发展权、参与权、环境权的深度关切。

应势而谋、顺势而为,南通政法系统全力构建社会稳定指数评估信息系统,深入实施“精微品格”工程,努力实现对各类矛盾风险的预测预警预防。在此基础上,全力推动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构建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全方位提供“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快捷化解纠纷。

金融纠纷多发,是近年来的新现象。南通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中,将之列为重要课题。去年5月,南通市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成立,搭建起江苏首家“四合一”大金融调解平台,迄今调解成功各类纠纷总金额达18.3亿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345万余元,

(下转A5版)

(上接A1版)在促进金融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的同时,也提升了南通多元化解纷机制的社会认知度和信任度。

南通还注重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调解在未发,特别是在一些涉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中,全面落实稳评机制,确保群众享受到发展和改革的红利。南通五山地区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先后拆迁“散乱污”企业203家,拆除河道周边各类违建6.5万平方米,通过提前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没有发生一起群众集访事件。如今的五山,青绿江山美如画卷,成为市内外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健全组织,把群众获得感挺在前

当年,因技术手段落后未能在法定时间内查控到被执行人任何财产,只能依法中止执行。如今,多年瘫痪在床的当事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海门法院:这场17年前的交通事故,至今未获分文赔偿,你们还管么?在海门法院执行法官王卫国的调解下,双方对赔偿金额达成一致,签署了调解协议。2023年春节前夕,当事人按约拿到了30余万元赔偿款。

矛盾纠纷化解,重在协调好利益关系,要在稳人心得民心。南通政法机关坚持把群众获得感挺在前,建立健全各类调解组织,把维稳与维权、解困结合起来,积极稳妥解决特定利益群体合法合理诉求,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南通建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2313家,1898个村(社区)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500人以上企业依托工会建成调解组织1748家,建成率超过90%;镇村两级企业人民调解组织覆盖面达80%。

与此同时,南通积极推进专业性、行业性、对接性调解组织建设。全市共成立各级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19家,建立涉退役军人纠纷、涉知识产权纠纷、涉价格争议纠纷、涉企纠纷等市一级行政调解组织11家。

在此基础上,南通在镇村两级打造百家品牌调解工作室,培育千名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解纷人”。据不完全统计,南通村(社区)年均调处纠纷12万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9.94%。

协同治理,有效疏导矛盾“堰塞湖”

坚持大整合、大协同、大治理,南通逐级打造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调解指挥中心,全力打造“群众诉求汇集地、多元解纷主渠道、社会治理共同体”,统筹各方力量,在热线服务、诉源治理、矛盾化解、网格管理、数据应用等方面同向发力、协同治理。

在南通,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三访三评”(访问民情、访察民意、访排民忧,自评、联评、社评),每年至少结对帮扶一户居民、解决一起矛盾,实施一个基层治理项目,充分履行人民“代言人”职责。工会、共青团、妇联、法学会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志愿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中。个人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等调解主体发挥专业优势,从专业调解渠道上切割分流、减少诉讼增量。网格调解室、流动调解室、行政执法调解室巧思解纷、专治“疑难事”。“律师+调解”“调解+网格”“调解+行政复议”等深入推行融合化解方式,不断完善“一综多专”调解平台,有效疏导矛盾风险上行淤积、即诉将诉的“堰塞湖”。

社会矛盾隐患不但要“发现得了”,还必须“控制得住、化解得好”。南通充分利用现代手段加强数字赋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传统向智慧、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各县(市、区)均建立日报告、周会办、月分析工作机制,就退林还耕、家庭矛盾、医疗纠纷、农民工欠薪等风险隐患,为有关方面提供警示提示。过程消融、防患未然,通过健全平台建设、汇聚各方解纷资源、拓宽解纷渠道、建立专业团队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形成低成本、多元化、高效率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调解中心的警示,真是及时雨。”日前,根据调解中心的提示,及时排摸、化解一起重大社会矛盾隐患后,启东市东海镇党委政法委员贾瑞有了更深的感受。

织密网格,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走进南通开发区的相关街道社区,经常可以看到深入网格的政法干警的身影。“他们是参与打造无讼社区的得力干将。”瑞兴社区党支部负责人介绍,社区居民矛盾多为家事、邻里纠纷,法官等及时参与调解,“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还不伤和气”。

推进人民调解网格化、构筑化解纠纷的新阵地,是南通政法系统一项重要举措。今年1至6月,仅南通两级法院“法官进网格”参与者就超过1000人次,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处理427件,涉诉矛盾纠纷快调快处46790件,并形成了如东法院“老法官诉前调解中心”、海门法院“银辉调解工作室”、崇川法院“家事律师驿站”等品牌。

一大批优秀的人民调解员活跃在城乡网格、坚守在矛盾化解一线,努力推动“人和事了”“事心双解”。前不久,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启东海复镇网格员倪伯苍日常巡查时,发现未成年人包某神情沮丧,当即细心了解情况。包某由其祖父抚养,又处在青春叛逆期,祖孙俩经常因琐事争吵。倪伯苍主动登门、耐心劝解,并动员村民为包某献爱心、联系包某学校减免相关费用。如今,包某祖孙已重归于好。

心有繁华,一路芳华。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南通政法机关把制度优势与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把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各类矛盾风险发现、防范、化解、管控能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个人:

启东市寰宇东方劳动争议调委会获评全国金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海安市“公调对接”城南调处站被表彰为全省公调对接工作先进集体、如东县洋口镇公调对接站获评全省公调对接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启东“老张调解室”负责人张善兵获评省“公调对接”先进个人、海安调处站站长丁孝虎被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如皋“王桂兰家事调解工作室”获评江苏省司法厅标准工作室……

多元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江海大地处处好“枫”景,南通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越来越多。

本报通讯员 陈相

2023-08-02 ——南通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纪实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4452.html 1 3 二十载,江海大地处处好“枫”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