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社区食堂,可在“老少通吃”上下功夫

□张君怡

暑假一开始,崇川区又一家社区食堂开业。解民忧、暖人心的社区食堂近来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因为年轻群体涌入大众原本认知中的“老年餐桌”,有的社区食堂甚至出现“老少参半”的现象。在小红书平台搜索“社区平台”,也不难看到年轻人打卡、分享及评价社区食堂的内容。

社区食堂之所以被年轻人青睐,莫过于这些原因:独居青年自己烧饭要考虑时间成本,糊弄吃、点外卖不利于身体健康;上班族难保每天买菜,囤菜又会造成浪费。而去社区食堂吃饭,省事省力省钱,相比外卖、馆子,食材均衡且卫生。今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中提到,“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可见社区食堂设立的初衷,是偏向解决特困、独居、孤寡、高龄、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而今,年轻人跟老年人“抢饭吃”,老年人的空间会不会被挤占?为老服务能不能跟得上?社区食堂应不应该对全年龄段人友好?

这些担心并不多余,社区食堂饭菜最初是按照符合老年人口味的标准制作的,要是年轻人“攻占”了社区食堂,成为主要群体,社区食堂可能会迎合年轻人口味。还有,社区食堂往往占地不大,到了饭点年轻人大量涌进,老年人空间多少会受到挤占。可是如果仅仅提供老年餐,只服务老年人,社区食堂也面临困境。一是只面对老人,销量不稳定,饭菜种类做多了容易剩下,做少了可供老人选择的又太少。二是由于社区食堂经济微利,仅靠“吃补贴”不一定就能维持日常经营,要是因亏损无法运营,更谈不上为老年人服务了。综合考虑,年轻人到社区食堂消费,对社区食堂而言是一种共赢。这部分的盈利可以用来反哺为老服务的支出。社区食堂对全龄友好,才有利于其良性运转和持续发展,而如何更好地服务老年人就餐,就需要多方群策群力。

比如选用错峰就餐的办法,因为老年人习惯早睡早起,上午时间自由,用餐时间也普遍偏早些,而年轻人中午下班通常都在12点左右,可以利用这种时间差,把食堂中午营业时间段进行相应调整,老年人提前就餐,可享受一些优惠,饭菜口味也可根据时间段相应调整。还可以给老年人留座,比如选出食堂1/3数量的桌子,上面摆放“老年人专用”的牌子。同时,年轻人等其他年龄段群体可以选择打包带走的方式,这也需要社区食堂具备线上点餐功能及智能预定功能。至于老年人同样需要的点餐服务,则可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或者由社区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以此来协助社区食堂解决送餐问题。

社区食堂在运作正常的前提下,需要主动求变,扩容升级,可以针对其他年龄段群体提供口味稍有变化的个性化定制配餐服务。在这方面,崇川区五山家园红餐厅和花半里邻里红餐厅值得点赞,不仅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每天公布当日菜品,还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个性化的烹饪服务。外地也有经验可借鉴,如在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街道,社区打造“理想+云厨房”自助模式,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的同时,也吸引了附近商业楼宇里的人群。

一句话, 社区食堂只有在“老少通吃”上下功夫,才能让更多老年人和忙碌的人群在家门口享受便捷的幸福“食”光,从而满足更多的民生期待。

2023-08-2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6636.html 1 3 社区食堂,可在“老少通吃”上下功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