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民间写真

于细微处见品行

□郭齐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倪锦瑜同志曾任如皋人民政府县长和县委副书记,王飞岳同志在倪锦瑜调往南通市任职后,来如皋任县委书记。笔者在那段岁月里先后度过童年、少年,并在其间有缘认识了这两位县领导。

先说说倪锦瑜同志吧。

1949年农历八月,我出生在县城如皋人民大会堂(又叫如皋人民电影院)西侧南边的苏家巷2号院内。大院里常年住五六户人家,其中有位烈属身份的陈奶奶,儿子在南京军服厂工作,平日里陈奶奶和儿媳一起生活。一天,有人领着一位三十多岁的阿姨和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来找陈奶奶。来人走后,院里大人们问陈奶奶怎么回事,陈奶奶说:“县政府的人领着倪县长爱人来找我,帮她接送女儿上幼儿园。我岁数不算大,家务事也不多,我想我儿子能到南京军服厂工作就是政府帮的忙,我就答应了。”我听后问我妈,倪县长怎么不把女儿送附小幼儿园,母亲告诉我:他女儿还够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但大人上班是不可以把小孩带到单位去的。上人民大会堂旁边的那家民办幼儿园,早点迟点都可以。第二天早上不到八点,倪县长爱人就把小女儿和她的早饭及一些零碎用品都带到陈奶奶家。看着院子里来凑热闹的大人及我等小孩,倪县长爱人大方地说:“你们就叫我女儿‘小倪’吧。”这个小倪倒也不怕人,淡黄色的头发,白皮肤,大眼睛。没几天,就跟院子里的我们几个比她大点的孩子玩熟了。通常傍晚时分,小倪妈妈来接她回家,但也有小倪爸爸来接的,只要听到大门外有自行车铃声响或者小汽车喇叭响(其实就是一辆简易型绿色军用布篷顶的吉普车),我们就知道是小倪爸爸来接女儿了。记忆中的小倪爸爸个子高高的,常穿深灰色中山装,走路不慌不忙,看见院子里大人,他就主动打招呼,遇上我们小孩子就叫小倪主动和我们小哥、小姐说“再见”,他还不止一次当着我们小孩面问小倪有没有把水果、糖块和小哥、小姐们分享。时间长了,在院子里其他小孩的怂恿下,有一天我竟然在听到小倪爸爸的吉普车喇叭响后,把在我头脑里盘旋好长时间的一个念头,大胆说出:“小倪爸爸,我们想坐你的小汽车,只坐一会儿!”倪县长听了这话有点惊讶:“这小汽车是办公用的,我和小倪都是走回家的。”我连忙解释:“你的小汽车反正往北开,我们坐到北边的‘万年青理发店’就下车。”又补充一句,不多烧公家的油,是顺便车,只坐1分钟。小倪爸爸不开腔,牵着小倪的手朝出门处走。我们几个小孩觉得有点希望,抢在他们父女前面就奔到小吉普车旁。小倪爸爸把情况向驾驶员讲了,问他怎么办?驾驶员倒也直爽,说行,就坐到巷子北头“万年青理发店”下车。驾驶员打开后排车门,我们几个小孩一下子涌上车。驾驶员又说,倪县长,你今天也破个例,你带小倪也上车,坐前排,帮我管住几个孩子。倪县长觉得驾驶员讲的话有点道理,就大声对我们说:“小朋友们,今天我犯错误了,公车私用!下次可不同意。”他吩咐司机同志开慢点。小倪站在她爸爸两腿之间,我们小孩咧开嘴笑着,好奇地盯着驾驶员发动汽车,沿着苏家巷向北开去。车子很慢,但毕竟路很短,一两分钟就到了“万年青理发店”,我们自觉下车,倪县长也拉着小倪下了车,接着我们齐声向小倪爸爸道谢!往回走的路上,甭说我们几个儿多开心啦!

小倪在陈奶奶家托管了三年多,后来她上附小一年级就不再来了。但倪县长在六十年代初调往南通工作时,小倪和倪县长夫妇曾专门来咱院子向陈奶奶告别,陈奶奶眼睛红红的,一直把他们夫妇和小倪送到院子大门外。

再说说我是怎样认识王飞岳书记的。

1964年左右,王书记调如皋工作。起初,已上如皋初中的我是从父亲的口中知道王飞岳这个名字的。听我父亲说,王书记烟瘾特别大,他虽是如皋最大的干部,但也常不得不私下找当时任如皋百货大楼副食品柜长的我父亲,开“后门”买两三包香烟。我曾问过我父亲:王书记既然是县委书记,晚上熬夜又是为公事,县委办的人怎不找商业局为他多弄几条烟,此外公家用于接待场合的香烟也常有拆开抽不完的,就不能折价卖给王书记吗?父亲说老王厚道,他是全县干部们的头头,烟、酒、糖都是计划供应物资,他不能带头破这个例。就这样,王书记被“逼”着找上我父亲通融开“后门”了。父亲把这情况向百货大楼领导汇报后,得到上级同意,在极少数机动计划中给王书记留几包。王书记并不指定哪种牌子的香烟,“前门”“飞马”他都抽。王书记说,只要能帮我晚上办公提提神写东西就行。

光阴如白驹过隙。几十年后的两位当年如皋县主要领导,愿你们一切安好!念念!

2023-08-2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6660.html 1 3 于细微处见品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