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能源电力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确定了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全国各省份中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的重要工作部署。
南通是省内重要的保障性电源供应基地、“一次能源消费”重点城市之一,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需要优化新能源开发布局,加大海上风电和我市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和技术研究应用,以满足南通经济发展用能需求和新能源消纳需求双向匹配目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国网南通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立足地区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绿色、安全、经济高效“综合最优”的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新能源项目科学布局、有序开发、高效落地,努力为写好南通“双碳”答卷贡献智慧和力量。
解码“南通示范”前景
推动低碳发展,助力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保障南通地区能源安全,助力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推动能源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公司自觉把党和人民要求转化为企业追求,助力“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的具体体现。
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南通供电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有助于公司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改革创新路径,有助于公司抢占能源电力技术制高点、促进企业活力激发、动力增强、实力增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探索南通实践,助力大政方略有效落地。保障能源电力可靠供应为底线,以助力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高效能利用为核心,立足总体规划、现状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地理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探索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方案、技术路线、管理模式,打造以点带面的“样板”示范体系,最终实现全市各县(市、区)全覆盖。
增强资源储备,为建设任务提供支持和保障。公司组织编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细化职责分工和行动举措,推进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和培养,优先将新型电力系统试点示范区的建设任务列入各专项计划。
“双轮驱动”合作共赢
以新思想定向领航。公司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汇报及工作衔接,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政策保障。日前先后走访启东、如东、通州等县(市、区)政府,加快推进启东、如东建设“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园区级示范”,以及在通州率先开展整区光伏屋顶试点,以提高新能源承载能力为目标,探索适合南通的整区(县)屋顶光伏发展模式。联合政府、企业共同打造中小园区微电网、有序充电示范区、新型重力储能等典型示范,持续培育用能服务市场模式,努力为全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输出经验。
在新战略中寻策问道。公司加强与装备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科研机构、源用户等各主体的合作,协力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理论体系与战略规划设计、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装备研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等全环节的优化完善,形成多主体共赢局面。举办“绿电、绿证”专题培训,引导36家电力客户、5家售电公司探索开展绿电交易。服务海上风电发展,建设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配套500千伏送出工程,配合开展南通385万千瓦海上光伏、162万千瓦近海风电接网规划研究,助力打造“海上三峡”输电平台,为南通成为全省“北电南送”江北侧重要支撑点贡献力量。
“源网荷储”同频共振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公司具备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当“示范”的基础和底蕴,坚持聚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应用,加快探索实践,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体系。
在电源方面:坚持政企规划对接,助力政府实现新能源储备库动态管理,优先推送资源条件成熟、周边电网消纳能力强的项目进入实施库。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深入落实全市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工作部署,拟在2023至2025年,全面推进南通全域公共机构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新建改造。对公共机构(涵盖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所有的新建、既有屋顶、立面、棚顶等适宜空间按照宜建尽建的要求进行光伏建设。按照既定的项目规模,结合目前对市区本级299家、崇川区223家、开发区37家及苏锡通园区29家单位的光伏资源筛查结果,采用光伏发电后项目可安装容量达80兆瓦。预计可节约标准煤29400吨,粉尘减排量294吨,二氧化硫减排量483.5吨,二氧化碳减排量20000吨,氮氧化合物减排量459.4吨。
在电网方面:积极参与政府部门能源规划和新型能源体系研究,重点研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路径、未来用能规模和特征、负荷侧可调节资源,充分发挥电网在产业链上的带动作用,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价值。紧密围绕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要求,持续提升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电力网络与能源网络互联互通能力,实现电网承载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打造坚强韧性主干网,做好“十四五”电网规划中期调整,推进沿海大型高效清洁煤电项目落地,提升主干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确保新能源项目有序接入,推动“网源”协调发展。加快华能南通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及补单项目外线工程建设等系列项目进度,推动南通常规保障性电源机组突破1350万千瓦,保障区外新能源引入规模持续扩大,区内海上风电、光伏资源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加速新能源成为电力系统装机和电量主体进程。
在负荷方面:持续升级网荷互动能力,扩大可中断、可调节负荷规模,实现新能源消纳空间和消化潜力充分挖掘。在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前提下,推动电能替代广度深度拓展、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有效提升,形成消费新形态。公司结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院区的建设,设计集经济、安全、环保于一体的高效能源站解决方案。其包含中央空调制冷、供暖热交换、生活热水换热、屋顶太阳能集热及综合能源管理多套系统。该能源站建成以后,将实现供能总面积22.22万平方米,预计能耗强度相比常规设计将降低约12.77%,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约210.77吨,减排二氧化碳1709.8吨,环境效益显著。
在储能方面:围绕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更大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平衡消纳需求,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能源综合利用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以及提升新能源发电利用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推动新型储能示范建设,深入探究储能涉网特性、控制策略和运行机制,优化地区储能调控管理标准体系,助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配合开展新型储能规划布局和建设,开展启东沿海独立储能、永庆储能、华能电厂储能等接入方案论证,做好项目并网服务。
同时,围绕新型重力储能的发电技术特性和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策略开展研究,公司提出重力储能在南通地区此类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及相应策略,为应用重力储能提供可推广性的实践样板。如东天楹100兆瓦时重力储能项目充放电功率为26兆瓦,储能时长为4小时。在充电模式下,系统驱动电动机将重力块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对能量进行存储;在放电模式下,系统通过释放重力块带动发电机发电。该项目整个充放电过程,由人工智能算法系统根据电网或用户需求,实现设施储能、供能全程自动运作。重力储能技术有望发展成为一种超大规模低成本固有安全的储能技术,本项目试点运行成功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国内储能装备技术应用形式,对鼓励相关技术装备国产化,发展研发和生产基地、组建相关产业集群都有重要意义。
作为南通电力行业排头兵,公司将在“顶层设计”指引下,以更先身位、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保障加快转换发展动能,推动形成新型电力系统落地实践的先行样板、先锋模范与先进典范,为服务江苏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输出“南通智慧”“南通力量”。
·陈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