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艘巨轮,运载卡塔尔、俄罗斯等25个国家的天然气,不远万里通达洋口港江苏LNG接收站码头,靠泊、卸载作业,通过西气东输管网,日夜不停地向长三角输送绿色能源。“这个LNG项目,曾经三度‘上马’,又三度‘下马’,是如东人不言不弃,一往无前,历经10多年,终于落户洋口港。” 7月17日,原江苏省计划委员会资源处处长龚逸峰提起江苏LNG项目落户洋口港的坎坷历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龚逸峰与LNG项目结缘,始于代表省计委参加国家的一次LNG项目审查会。LNG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清洁能源,具有热值大、性能高、运输安全经济等特点。“江苏缺煤少气,一定要上LNG项目!”当洋口港开发办公室主任袁新安找到他,汇报如东全力以赴争取把中美合资的调峰电厂落户洋口港时,龚逸峰表示完全赞成。
江苏LNG项目上马,要追溯到1993年5月,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受江苏省电力局委托,对江苏沿海能否建设燃煤电厂进行厂址调查。此行还有一个目的,为美国投资商寻找一个可建LNG电厂的港口。“当时,12名专家由我带队,赶到洋口港考察。”原江苏省电力局计划处项目主管高峰说:“到了如东,袁新安主任带着我们到了海堤上,我问,洋口港在哪里?袁主任指着茫茫大海说,在前方16公里的海上。”接着,专家一行乘着颠簸摇曳的渔船奔赴烂沙洋水道,投放波浪仪、传感器等测试潮汐,没几天被渔民发现了,以为是间谍所为,上缴公安了。好在得到当地政府帮助,顺利完成勘测任务,确认洋口港将是建设燃气电厂的理想选址。
1994年8月30日,中美双方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LNG项目签约仪式,时任美国商务部部长布朗、时任中国电力部部长史大桢参加签约仪式。第二天,中美双方的项目代表及专家40多人,坐着拖拉机、乘着小舢板,再登渔船,来到西太阳沙,考察LNG接收站岛址。“外方经理柯克先生,登上沙滩,望着一片神奇的沙洲,喜出望外,双膝席地而跪,对着大海朝拜,感谢上帝恩赐了这么一块风水宝地,祈求项目早日落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如东洋口能建LNG接收站而高兴。”高峰说,29年前的此情此景仿佛就在眼前。
“当燃气电厂项目顺利推进,曙光就在眼前时,出了意外。1996年初,该项目上报到原国家计委时,由于事关全国能源布局大局,竟被‘搁置’下来。虽然燃气调峰电厂项目没能获批,但我们锲而不舍地工作,为后期LNG项目落户洋口港奠定了基础,这也与当今实现‘双碳’目标一脉相承。”高峰说。
燃气电厂下马后,作为全省LNG项目的主管,龚逸峰认为,天然气是未来能源结构调整的“潜力股”,有机会,就要一干到底。他随即把目光盯上了民用天然气需求的新天地。
“你们行动真快,全国第一个报上来。”1998年,原国家计委启动了全国LNG项目总体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龚逸峰马上组织编制江苏天然气规划,如东LNG项目列入其中,原国家计委分管领导看到后非常开心。“我对江苏用气量进行了详细调查,测算全省年用气量将达到72亿立方米,作为‘西气东输’的补充气源,如东应当尽快上LNG项目。”在汇报时龚逸峰摆出江苏市场需求量在华东最大的充分理由。
好事多磨。国家在制定LNG项目规划时,决定长三角的上海、浙江和江苏只放一个试点,专家组来到如东考察洋口港后,认为在一片水下沙洲上建岛建接收站未有先例,考虑放在浙江沿海。“我一听,急了,立即与副省长陈必亭赶赴北京,据理力争。”
要让一片反对的声音,变成投赞成票的行动,龚逸峰下了一番苦功,先行一步完善江苏LNG项目论证资料,高质量编制管道过江方案。接着,他亲自制作PPT,亲自到北京汇报。“洋口港紧靠上海,直线距离只有100多公里,建LNG项目,不仅能保证天然气直供上海,还能满足江苏用气需求。”龚逸峰运用天然气对置供应理论,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地阐述江苏先上LNG项目的理由。当听到洋口港海上人工岛单一供气,安全性非常可靠时,原国家计委分管领导顿时眼前一亮,不禁竖起大拇指:“江苏方案好。”
正当洋口港LNG项目将要进入国家审批阶段时,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启动,为了保证“西气东输”市场不受影响,国家要求各地LNG项目暂缓,眼看着“煮熟的鸭子又飞了”,龚逸峰不禁黯然神伤。但他坚信进口LNG接收站项目一定会迎来春天,中国必将在沿海布局稀缺的LNG资源。为此,他一如既往地为江苏LNG项目积极呼吁。
LNG项目从先后3次下马到绝处逢生、一举超越,靠的是不言放弃,奋力一搏。龚逸峰说:“前无古人的项目立项报批,都是一路关卡,困难重重,洋口港人勇往直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前几年,龚逸峰去了一趟洋口港,故地重游,看到阳光岛上储罐林立,槽车运输天然气车水马龙,非常欣慰。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我们铁心要搞LNG项目,是搞对了。江苏LNG项目的投产,不仅推动了洋口港开发建设、临港工业的崛起,还推动了江苏能源多元化供给格局的形成,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龚逸峰说,去年洋口港天然气供应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杨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