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区域

海门正余镇104名人大代表联系52个网格,定期上门交流、收集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

扑下身子听民意 下沉一线解民忧

“太感谢你们了,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上月,海门区正余镇村民周先生特地来到镇矛盾调解中心,送上一面锦旗,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周先生是镇上的装潢承包户,从事小本经营买卖,因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纠纷,被执法机关依法查封了店面、房产,冻结了微信、银行卡等,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正余镇人大代表在网格走访中获知此事后,及时向镇人大主席团汇报,人大主席团牵头镇调处中心、人大代表、建筑能人俞学军组成调解工作组,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最终促使双方对赔偿方案达成一致,合力化解了这一起涉法涉诉矛盾纠纷。

今年以来,正余镇人大充分利用和放大人大代表与人民亲近的优势,主动呼应群众期盼,建立“人大代表+网格化”工作机制,推动人大代表进网格,将履职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助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助力民生,切实办好实事

正余镇共有52个社会治理网格,镇人大主席团将全镇104名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安排至52个网格,每个网格2至3名人大代表,每个代表联系不少于10个选民,通过定期上门交流、建立微信群等措施,第一时间了解网格社情民意,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青正村因河水不畅,每遇大雨,农田大多会淹。青正村党总支书记、镇人大代表、总网格长仇栋敏在与网格内选民交流中发现,村民对河道疏浚的呼声较为强烈。他及时召集村“两委”专题讨论选民需求,拿出河道疏浚整治方案,通过逐级申报,成功将村内4条河道列入今年疏浚计划,并于今年8月10日疏浚完成。

4条河道总计长约2.7公里,投入16万元,疏浚土方2.1万方。河道成功疏浚,保障了青正村900亩大棚几乎未受暴风雨影响,得到了百姓的称赞。

助力增收,鼓起村民钱袋子

昌盛村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创办了酱瓜厂,每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酱瓜厂负责人介绍,该厂旺季的时候,操作工需要100多人,平时长期固定操作工有三四十人。昌盛村党总支书记、区人大代表刘强与酱瓜厂老板商定,就近优先使用本村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采取工资日结制。据估算,村民在酱瓜厂每年可增收100多万元。一名住在酱瓜厂附近的70岁老人,本来没有收入,自成了酱瓜厂固定操作工后,除了挑拣酱瓜外,还负责日常简单管理,一年收入四五万元。

此外,昌盛村位于老工业西区,村里有4个规上企业。刘强积极牵线搭桥,鼓励企业使用本村劳动力,村里企业共吸纳本村劳动力1000多人,每年增收约5000万元。

助力治理,为民排忧解矛盾

河岸村4组有兄弟三人因建房闹矛盾,其中老二要建房,其他两人不同意,矛盾积怨已久,走进网格的人大代表向村党总支书记、镇人大代表、总网格长丁锐反映。

丁锐在充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在广泛听取周边群众、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三份调解协议,并经多次沟通,约定三兄弟进行当面调解。当日下午,丁锐与相关人员将三兄弟召集在一起说心里话、摆硬道理,经过一晚上的努力,三方终于达成一致。

截至目前,进网格的代表共认领矛盾调解项目152个,解决了98个,其余正在持续调解中。在走访及矛盾调处过程中,代表结合群众反馈和调处心得,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大基层普法力度、增加经费投入、提高工作保障能力等建议,其中关于充分发挥“五老”调解员力量、发动乡贤加入调解队伍等代表建议被采纳运用。 本报通讯员 刘海滢

2023-09-06 海门正余镇104名人大代表联系52个网格,定期上门交流、收集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8287.html 1 3 扑下身子听民意 下沉一线解民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