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流入海,裹挟着泥沙,在江海交界处塑造出了崇明岛。岛上的海门区海永镇是一块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仅占百分之一份额的“飞地”,大部分土地是围垦而来,相对贫瘠。如何破先天不足解发展难题?近年来,海永镇抢抓崇启海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昔日围垦地如今已变“希望田”。
林果飘香致富路
白露已至,秋意渐浓。走进位于海永的沃达农业550亩奇异莓种植基地,绿意盎然、藤蔓绕枝,一颗颗奇异莓压弯了枝头,散发着清甜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
“今年是我们种植奇异莓的第四个年头,也是进入盛果期的第一年,亩产预计在800斤左右,产量是去年的10倍。”沃达农业主管欧阳剑波介绍,这批果实从8月便陆续开始采摘,预计10月初才能完成采摘任务。
沃达农业奇异莓种植基地是长三角地区单体最大的奇异莓种植园。原产于北方的奇异莓也叫“软枣猕猴桃”,是猕猴桃的一种,个头小、外皮光滑,营养价值高,口感软糯香甜。海永镇四面环水对于果树的病虫害防治起到了天然屏障的作用,独特的黄泥土含有丰富的营养和植物所需的矿物质,全程使用有机肥使果型大小形状一致、入口绵柔,甘甜有味,所以这里奇异莓的甜度较原产地有很大提高。
随着产量增加,沃达农业今年引进了一条新的包装流水线。走进车间,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工作,挑选、称重、套果、入盒,然后由输送带传到下一个工位进行装箱、打包、保存、运输。现场负责人李向东介绍,基地一般现摘现发,今年建了中转冷库,客户订单量过大时提前采摘,保证中转时间不超过两天。“今年还成立抖音店铺,聘请主播进行销售,预计今年线上线下销售能有800万元。”
项目带来产业,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农增收。沃达农业还为海永周边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共同致富。
近年来,海永镇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优势,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能量。目前,全镇特色果树种植面积达700亩,年产值超1000万元。
荒滩蝶变致富田
行驶在海永镇江堤之上,只见南侧玉米地片片绿野,中间一垄垄碧绿的毛豆长势喜人,和谐共生的玉米和毛豆舒展出一片辽阔的好“丰”景。
“到10月份,这块地的玉米和黄豆就可以收获了,因为是第一年种,产量不算高,不过多种几茬,地就‘熟’了,相信后面产量肯定能提高。”9月8日,海永镇江滩承包户赵一春来到自己的承包地,看着眼前的庄稼地感慨,“别看现在是一派丰收景象,去年这个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滩。”
赵一春脚下的这片田块,位于海永镇新老江堤之间。“这是随着江岸线北移,渐渐长出来的一片荒滩。十多年前,又经过人工围垦,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地貌。”海永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施海东介绍,虽然地势开阔,但由于土壤都是江底翻上来的泥沙,“肥力”不够。
去年,海永镇沙南村和永北村合股成立公司,对这片1500多亩荒滩公开招标,发包给种植大户开垦利用。最终,在外从事市政工程施工的海永能人赵一春,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承包下这块土地。
(下转A8版)
(上接A1版)
拿地后赵一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投入200多万元平整土地、清理杂草。去年秋天,第一茬冬小麦成功播种,海永镇农业农村部门的党员主动上门为他服务,就围垦地特性,指导他科学施肥、补种补栽等。
“今年6月小麦收获了300吨左右,是这片沙土地第一次丰收。”赵一春笑着说,小麦收割后他利用500亩承包地尝试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有效利用土地空间、提高产量的同时,又能改善土壤,实现了“一地双收”的经济效益。
“原先这块地杂草滋生,每年还要花不少费用来清理。现在新的围垦地不仅帮我们增加了一倍多的小麦种植面积,还为沙南和永北两村增加了60万的村营收入,真是一举多得。”施海东高兴地说。
文旅唱响致富经
每到节假日,位于沙南村内的绿品源农庄总是停满“沪”牌小汽车,上海游客在这里品尝海鲜、时蔬……
“地处崇明岛、主打生态绿色的海永,发展农家乐、民宿再合适不过了。”原从事市政工程的丁江波去年回到家乡沙南村,创办绿品源农庄,租用村民住房改造了10间民宿,还承包100多亩农田,种植瓜果、蔬菜,网上直播,转行农文旅。
寸土寸金的海永发展农业增量有限,如何破解难题?近年来,海永依托自身资源,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生态文旅转型。
位于沙南村的萱草公园项目是长三角区域最大的母亲花主题景区,总投资3亿元,占地约700亩,其中核心景观区面积200亩。“我们村想借着这片花开,带领全村走上农文旅发展的道路。”村党总支书记陈泳介绍,萱草具备观赏价值的同时,根叶均可入药。依靠为其他花卉企业做种苗扩繁,以及销售给绿化企业做盆景,萱草种植仅去年便为园区带来30万元收益。
去年,园区开始计划建设萱堂民宿、忘忧茶室、孝亲文化园等体验式精致农业示范点,在借助萱草开花时节吸引游客的同时,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区。园区负责人李垚征介绍,园区内有6栋民宿正在建设,另一侧大草坪上还将建造300平方米的餐厅,配合乡村打造亲子娱乐项目设施,将整个园区打造成团建基地,为项目产生更多收益。
东洲玫瑰园项目已建成种植、休闲、观光、旅游等多元业态融合的花卉产业园;福美农场大力推进香氛工坊、芳疗教育养生基地及精油交易平台建设,花卉经济“增长点”不断拓展;乐颐小镇康养社区功能不断提档升级,正吸引着长三角地区高端康养人群入驻……如今的海永,农文旅产业遍地开花。
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目标,海永镇正全面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我们将积极探索‘点餐式’旅游模式,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点位和时长的自驾游、徒步游、研学游、摄影游等主题线路,用精品路线提升游客体验,打响生态旅游品牌,让游客‘游下来’‘还想来’‘留下来’”,对于未来发展前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郁校健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袁晓婕 黄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