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原洋口港开发办公室主任袁新安:

一生只干一件事 百转千回终圆梦

“我是上海人,却与洋口港结下不解之缘,奋战了31个春秋,见证了她的孕育、诞生、成长。”9月7日,阳光岛洋口港规划展示馆会议室内,原洋口港开发办公室主任袁新安指着一张他带来的照片说,这拍摄于1961年,是他跟随父母从上海下放到如东的全家合影,那年他6岁。

从此,如东成了袁新安的第二故乡。他自己也没想到,参与开发建设洋口港成了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从昔日一块深藏大海的水下沙洲,到如今傲然崛起的国家级能源岛,袁新安一直冲锋在前。袁新安今年67岁了,早已退休,但只要洋口港有需要,他依然回到“岗位”。袁新安说,洋口港是他的家。

回想起洋口港建设过程的曲折,以及攻坚克难的种种情景,袁新安说:“几十年来,我坚守洋口港开发‘功成必定有我’的初心,一个信念干到底,没有被一个个突如其来困境吓退,而想尽办法去破解难题。”

1992年,一位港商准备在南通外海搞一个原油进口单点系泊项目,洋口港和另外一个港口参与比选,结果如东落选。“洋口港明明条件比人家好,但却落选,这件事情对我刺激很大,觉得很憋屈。回来后,就向当时的县委书记汤桑林汇报。县委决定,建立洋口港开发办公室,我当时是县政府办秘书,也就被派驻到洋口港。从此,我的人生也就走上了与洋口港结伴而行的道路。”袁新安说。

洋口港办公室一成立,袁新安就紧锣密鼓地开展港口工程各项前期研究,投身勘测、扫描烂沙洋航道,研究海况,筹集各种资料等工作中。由于是新开发港口,没有列入国家计划,交通部没有一家设计院愿意帮助港口设计。于是,他们千里追“星”,终于打动了中国工程设计大师顾民权。“西太阳沙可筑岛、建码头。”顾民权的科学论证,让袁新安看到了在禁区建港的曙光。

经过多方牵线,1993年,武钢与南通市政府签订了在洋口港建立矿石中转码头的协议书。“你们不能建,国家已经在宁波规划了进长江的矿石中转码头。”袁新安说:“当我们以最快速度把洋口港的方案送到交通部时却被打了回票。”

煮熟的鸭子飞了,历经两次失败,说洋口港建不成的声音越来越多。峰回路转,省电力局拟在如东建中美合资的LNG电厂项目的“喜讯”,又给大家带来希望。签约第二天,中美双方专家来到西太阳沙考察接收站岛址,外方经理柯克踏上潮水刚退的西太阳沙,双膝下跪,面朝大海朝拜,他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一个能建停靠大船的良港。“可是,我们把项目上报到北京,主管审批的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进口LNG,国家计划里八字还没一撇。”一盆凉水泼下来,袁新安说,当时一下子蒙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自从走进了洋口港开发办公室,我就如饥似渴地恶补各种专业知识,潮汐、水文、航道、规划、油气、电力、工程建设的,一切都得从头学习,从头再来。”在最艰难的日子里,袁新安面对一片质疑声和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决不回头。他说,我一定要把洋口港研究清楚,只有摸清了洋口港的建港规律,洋口港才有出头之日。空洞的方案和没有科学依据的理论终究是站不住脚的。

几经磨难,2003年11月18日,洋口港围垦工程终于开工了。然而,就在第二天,袁新安接到投资方温州老板打来的电话,说他们不干了!原因是原来答应组团投资的老板们放弃了投资,已经打到洋口港账户上的400万元,也不要了。“围垦工程忙得热火朝天,温州老板却突然弃投,这对刚刚开工的洋口港打击很大。”

县里领导急,袁新安也急,但没有资金投入急也没有用。于是,袁新安天天盯着温州老板,跟他一起走南闯北寻找投资方。皇天不负苦心人,洋口港终于在茫茫商海中与香港保华集团相遇了,终于重新开启工程建设的大幕。

做前无古人的事,常常有意想不到的问题。2005年,洋口港的LNG项目即将核准,又一个意外从天而降。一家投资企业认为,西太阳沙构筑人工岛不安全,竟然背着如东另起炉灶,弄了一个把人工岛建到滩涂上的方案,由此码头到深水航道的距离从原来的两公里加长为八到九公里,而且这个方案得到了国家几个重要部门的认可,基本敲定,不容重改。

此时的袁新安心急如焚。如果照此实施,洋口港以后每建一个码头都要多做八九公里的栈桥,这意味着洋口港整体开发总投资要增加上百亿,运行费用每年要增加数十亿,这是如东完全不能接受的。如果不纠正过来,洋口港有可能前功尽弃。

事不宜迟,处理不当将后患无穷。袁新安说:“县委连夜开会,最终通过多方面工作,终于做通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洋口港开发又起死回生。”

“开始我对洋口港能否建成心里也没有底,后来通过多方面学习,逐步认识到王颖院士关于辐射沙洲建港的理论,顾民权大师关于人工岛的规划原理,杨希宏专家关于人工岛和烂沙洋航道的稳定性研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些科研成果既是客观事实,也是科学真理。我们亲历了这些真理的探索过程,也见证了这些科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对此更加深信不疑。所以后来有人劝我不要干了,说干不成的。我根本就听不进去,我把信念藏在心里,一心做我的事情。我相信马克思的那句话,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真理在手,任何困难我都不会屈服。”袁新安说,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港口开发中,严恺、任美锷、王颖等众多院士专家始终与他们在一起,给了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断奋进的信心和勇气。仅人工岛方案就先后做了11个版本,每一次审查都有不同的意见,反反复复完善,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很多当年认为烂沙洋不能建港、如东LNG接收站不可行的观点,在事实面前改变了。不少外国船长说,如东LNG航道是我们走过的LNG航道中最好、最安全的一条航道。

从2003年11月洋口港围垦第一块滩涂,到如今临港工业区内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竞相落地,洋口港正朝着千亿级产业港奋进。“洋口港开发其实完全是无中生有,没有资金、没有队伍、没有资料、没有方向,在一张白纸上绘出如此壮美的神奇画卷,是如东厚德力行、耕海图强的精神体现,是如东县的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许许多多洋口港建设者坚守初心的成果。”袁新安站在阳光岛的观光塔上感慨万千。 ·杨新明·

2023-09-18 原洋口港开发办公室主任袁新安: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9575.html 1 3 一生只干一件事 百转千回终圆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