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船舶海工领域全省唯一的江苏省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先后与上海交大、江苏科大等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
在崇川区科技、工信等多部门的指导、协助下,中远海运船务近年来共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6项,成为全区重点科创企业。
创新强区。崇川区以科创委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一手抓科创项目招引,一手抓高企培育,一批像中远海运船务这样的企业争相攀“高”向“新”。
今年以来,全区科创项目招引、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等多个科技创新数据指标全市第一。
拓增量,“寸金之地”聚链成群
“我们考察了江苏、安徽等地多个城市,南通市北高新区的营商服务非常专业、高效。”南通美特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志刚介绍,该公司的真空泵项目7月洽谈、8月落地,预计明年1月能正式投产。
半导体工艺需要在真空环境中运行。真空泵是真空系统类的重要零部件,有“真空系统的心脏”之称。目前,全球半导体真空泵市场由海外厂商占据95%的市场份额。南通美特真空的成功落户,为市北高新区的“芯片”产业链补上重要一环。
“专业领域的事,双方一点就通。”谈及市北高新对企业的服务,左志刚说到一个细节:公司真空泵的机加工设备占地逾6500平方米,现有厂房无法承载。市北高新区得知后,二话不说,千方百计将产业园紧邻楼宇宝贵的一楼厂房协调出来。
“我们锚定集成电路产业链,依托通富、越亚等产业龙头,以镂科芯创投等基金为抓手,强化现有产业基础,规划打造极具产业特色的市北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在政策保障、空间载体、生产要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构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集群。”市北高新区招商局副局长蔡伟介绍。
南通美特真空的落地,是寸土寸金的崇川区发力科技招商,推动产业量质提升的生动缩影。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上半年,崇川区新认定市科创项目102个,引进市外高企10家,科创项目招引全市第一。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集群获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
科技招商是打造产业创新集群的“源头活水”。
崇川区紧扣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出台“科技招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同时,积极搭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合作的平台,由崇川区委、区政府连续两年高规格打造的“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峰会”,吸引众多两院院士、双一流高校、领军人才参会,一个个优质科创人才项目成功签约。
育存量,科技企业“追高逐新”
9月5日,江苏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从2016年落户崇川,到2019年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再到成功融资,企业负责人表示,三黍生物每一步跨越的背后都有政府的支持。
三黍生物布局植物基新材料赛道,以产量大、低价、环保的植物基新材料替代石油化工能源。
创业伊始,崇川区不仅提供3年免费的办公场所,还给予100万元人才创业基金支持。2018年,公司研发、选育新产品,需投入巨额资金引入高精密检测仪——液相质谱仪。然而,由于“预付款”的条件限制,三黍生物资金链几近断裂,关键时刻,崇川区政府主动进行科技担保,与银行沟通,帮助公司顺利拿下贷款后又给予贷款贴息补贴。
目前,三黍生物研发培育了特种淀粉木薯、甘薯等200多种植物基新材料,其中3种已成功上市。
“科创项目并非一落即罢,关键要做好引导与支持。”崇川区科技局局长沈彬说,该区深入实施高企培育行动,建立“泛科技型企业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小升高’培育企业库—高新技术企业库—重点科创企业培育库”五级梯次培育库,采取“评价画像”“个性施教”“强化补短”等培育措施,助推企业加速科技创新,向“高”而行。
通过梯次培育,崇川大中小科技型企业“百花齐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901家,入库企业数全市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440家,全市第三;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数量创历史之最;钰泰半导体被认定为省独角兽企业,实现南通市“零”的突破。
优生态,奋力打造“创新高地”
“感谢园区在我们选址、落地、注册等过程中给予的贴心服务。”
前不久,中科品彦科学仪器(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鑫将一面锦旗送到“南通·中关村信息谷”。得益于园区的“保姆式”服务,中科品彦快速运营,创新研发了氧氮氢分析仪、氧氮分析仪等多种气体元素分析仪。
“南通·中关村信息谷”是崇川区政府与创新发展策源地中关村“联姻”的成果,旨在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体系,赋能园区企业科技创新。
“我们为企业提供政策、人才、金融、市场、文化、技术‘六位一体’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服务。”总经理雷艳丽介绍,目前,园区已搭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南通分中心等多个省级实验室平台和技术成果转化中心,落户了国央企和创新型软信类、科创类企业140余家。
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科创生态。
崇川区利用主城区高校优势、楼宇资源、三大省级开发园区,加快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全区拥有各类省级以上双创载体59家,其中国家级16家,均列全市首位。”沈彬介绍,今年,4家载体加入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
打造一流科创生态,崇川还在金融、人才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出台“创新20条”“科技金融20条”,为12家企业提供政府产业引导基金2.38亿元,8家企业获股权投资超10亿元。近700名CSO首席服务员赴1027家挂钩重点企业开展“四优四提促创新”行动。
创新促发展。上半年,崇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1.9%、全市第一。
“2023创新创业峰会举办在即,我们将现场发布最新人才新政,签约一批产学研合作、紫琅英才、科创、基金项目,以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奋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高地。”沈彬说。
本报记者 陈静 苗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