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干部处在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实到“末梢神经”,担负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因此要突出抓好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让村干部始终成为扎根一线的“顶梁柱”、基层稳定的“守夜人”、基层群众的“主心骨”。
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农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支部要建强,关键在支书。针对部分村带头人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要着眼事业长远发展和后继有人根本大计,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从源头入手,多渠道、宽维度优选基层干部队伍。注重从优秀退役军人中甄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兵人才”“兵干部”,通过专场招聘、入库储备、轮岗交流等全流程跟踪培养,选出素质高、能力强、口碑好的农村带头人。注重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经商的农二代、乡贤能人等群体中选拔“新农人”,重点筛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下乡在乡创新创业者,充实村书记和村副职后备库。
高素质农村基层骨干队伍的养成,离不开高质量的培训教育。当前,部分村干部习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凭旧经验研究新事物,乡村治理思路较窄,领富带富方法不多,导致村集体账上资产“睡大觉”,基层群众“翻白眼”,归根结底还是能力素质不过关。因此要注重实践赋能,分批选派村书记到发达地区镇村跟岗锻炼,以“他山之石”琢自身之玉。加大培养力度,统筹政法、农业、民政、财政等师资力量,采取青蓝结对、导师帮带、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让组织看准的人靠得住、让事业需要的人顶得上。
考核树导向,奖惩立风向。通过规范科学的考核区分优劣、奖优罚劣,能够有效破解队伍不愿为、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对到期换届不足3年即将到龄的“老支书”及时腾岗,促进“新陈代谢”,开展村书记、副书记跨村调动,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副书记”能上能下通道,推动不称职村书记转岗村党组织副书记。加强与纪委、公安、政法等部门的信息联通、力量联合、案件联查等工作,真正为德行好、想干能干的人“搭舞台”,让德行差、不为乱为的人“靠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