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举办第十届“创新创业在海安”暨第九届“两院专家走进海安”主题活动,现场签约新招引重点科创项目、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等40余个。6月,举办“才聚海安 智汇新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来自全国的24名高层次人才参加路演。8月,举办首届“才聚海安 智汇新城”青年人才夜市暨重点企业直播带岗招聘会,68家重点企业招聘1300余人。9月,承办第八届“创客中国”暨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首场专题赛——新材料专场活动,全省61个项目参加角逐。9月上旬,举办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千名学生、家长看海安”系列活动。9月28日至29日,第二届乡贤大会期间又将召开高层次人才论坛暨学子海中行活动……
近年来,海安围绕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招引工作动作频频,掀起阵阵人才引进浪潮。一家家龙头企业带头创新、一批批优秀人才加速集聚、一个个科创载体拔地而起,随着更多要素资源汇集于此,海安创新活力持续奔涌,发展动能加速汇聚壮大。今年上半年,海安新入选省“双创人才”16人、“双创团队”3个;海安高新区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总站;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引进和培育科创项目83个,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87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
开辟人才引进“新航线”
人才发展的主阵地是经济领域,主战场是产业板块,主力军是重点企业。海安鼓励市内龙头企业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离岸研发中心,以“飞地引才”的方式实现“人才在飞地,创新在海安”。“得益于在上海设立离岸研发中心,近几年,我们公司在上海组建了一支80人左右规模的高端人才团队,全部拥有硕士、博士以上学历,他们家在上海,事业却在海安。”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负责人曹经理介绍。
在这支飞地人才队伍中,毕业于同济大学的陈灿博士采用“电能—势能”转化的原理,掌握了重力储能项目的核心技术,参与研发了100MWh重力储能成套装备。7月27日,该设备被国家能源局公示为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为让高端人才成果更好的在海安落地转化,海安与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成立了产业研究院。今年,海安还专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在人才待遇、编制周转、横向课题等方面给予定制化支持,进一步推动产业研究院扩面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开通创业就业“直通车”
从过去“坐等来人”到现在“出门招人”,海安近几年加大力度引导和组织企业出门揽才。为畅通引才渠道,海安建立了“1+2+N”人才工作站服务体系,即在海安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站1个,在上海、南京建立离岸引才工作站2个,在对口高校设立N个人才服务点,通过搭建“政校企”联动平台,吸引集聚更多高校毕业生来海返海创新创业。
“通过建立人才工作站,我们与高校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请进来’开展‘高校学生处长海安行’‘高校家长师生看海安’等活动,‘走出去’采取宣讲进校园、岗位进校园、服务进校园等举措,让海安的人才政策和优质岗位信息得以精准投送。”海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顾维斌介绍。
在南京上学的海安籍学生小黄,在学校官微上看到了海安某单位的校招信息,这与明年毕业的她一拍即合:“现在大城市的就业安家压力比较大,而家乡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好,只要有心动的岗位,回家乡发展将是我的首选。”
贴心办好人才“关键事”
找对象、租房住房、子女入学……这些“关键事”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人才创新创业的成败,关系到人才的去留,也影响一座城市人才环境建设。
8月22日,“爱在海安·品秋露”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在海安上湖创新区举办,吸引100多名优秀青年相聚一堂。为常态化开展青年交友联谊活动,海安还打造了“青年人才驿站”“青年会客厅”等活动阵地,定期开展“青年说”“创友秀”等座谈交流活动,增进不同行业、地域、单位的青年人才感情交流,助力解决青年人才的融入、交友、婚恋等需求。
“孩子来了,我在海安彻底安了心……”来自江西的魏先生是海安某重点企业引进的紧缺型人才,今年他通过申请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把女儿从南昌转学到海安,学校离单位只有一公里距离,让魏先生再无后顾之忧。针对人才关心的生活就业等问题,海安依托市人才学会和青年联合会,成立了青年科技人才服务联盟,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合力共同服务保障人才。
为帮助刚入职的青年人才顺利融入海安,海安组织区镇(园区)和企业精装修了一批租赁型人才公寓用于安置刚入职的青年人才。对于购房的青年人才按照学历层次给予每平方米300~600元的购房优惠,政策出台以来,海安已累计为193名人才兑现购房补贴457.92万元。
海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钱旭东表示:“海安坚持产才融合发展,全方位服务保障人才,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环境。”
本报通讯员 缪啸岑 唐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