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南通

织密“三张网” 凝聚“她力量”——

为基层社会治理加载“柔性引擎”

“老伴常年与轮椅相伴,每天要出门就医。有了这无障碍通道,我再也不用和女儿一起搬着轮椅上下台阶了!”自从崇川区唐闸镇街道新华社区妇女议事会推动“老小区无障碍微改造”议题落地后,家住一楼的陈嬷嬷倍感便利和舒心。

在崇川区,一支支巾帼队伍用脚步丈量网格、摸排信息、收集民意、宣传政策,用真情服务群众,扶弱助残、化解矛盾、守护安全,成为打通妇联服务妇女儿童家庭“最后一米”的主力军。

织密组织网,妇联架起“连心桥”

“电信诈骗花样百出,很难辨别,我送外卖大部分时间在路上,学习的时间少。这个‘心愿墙’让我能在休憩时学到知识。”女骑手刘爱萍说。

“心愿墙”是崇川区唐闸镇街道“万象益新 巾帼港湾”阵地的缩影。商圈妇联通过“心愿墙”和走访调研的模式,听“新”声、解“新”忧。在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的当下,商圈妇联及时邀请江苏银行南通分行营业部经理陈茜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为商圈新业态女性上了生动一课,让大家捂住钱袋子、守好辛苦钱。

随着城市经济繁荣,外卖、快递行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新兴领域迅猛发展。崇川区妇联因地制宜为服务妇女群众搭平台、拓载体,指导推进新领域新业态妇联组织建设,同时,引导外卖配送、快递等新业态新就业女性群体,发挥走街入巷的工作优势,参与文明长效、幸福家园等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2022年以来,崇川区共新建新兴领域妇联组织16个,覆盖新业态女性7000余人,两个妇女微家获评省新领域“最美妇女微家”。

织牢平安网,推进基层治理全参与

“宗阿姨,改造的晒衣架什么时候装啊?”来自安徽的出租户小杨自从防疫期间认识了崇川区虹桥街道的巾帼网格员宗桂芳后,大事小情都乐意跟她交流分享,“家里有什么事,就跟楼下宗阿姨说一声”。

除了链接信息,巾帼网格员每个月都会敲门入户,与居民聊聊天,常年累月,她们成了行走的信息库和资源库。

在崇川区春晖社区家事调解室,一支以退休妇联工作者施桂萍为首席调解员的巾帼队伍受到了辖区居民群众的好评。这支队伍将“法、理、情”融合,联合社区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律师、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自2020年成立以来,为辖区妇女提供零距离咨询服务100余次,成功调解10多起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案例。

女性力量齐发力,实现家事纠纷的“软着陆”。崇川区妇联积极集结村(社区)妇联执委、巾帼网格员、志愿者、专职调解员等力量,为有需要的家庭免费提供专业化的婚姻家庭调解、调适服务,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心理疏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工作,倾力化解家庭矛盾纠纷。

做优服务网,服务群众“零距离”

“社区的巾帼志愿者经常来陪我聊天解闷,还帮着整理房间、修剪指甲,她们是比亲人更亲的人!”在狼山镇街道闸桥社区,81岁的独居老人杨如英早已将上门服务的巾帼志愿者徐梅娟等人看成了自己的家人。

“退休后,我想尽自己所能多帮助人。”党员徐梅娟介绍,平日里社区的巾帼志愿者们不仅会上门关爱孤寡、残疾老人,还会打扫、整理活动室,让社区内的孩子们有一个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

以“暖心关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崇川区妇联成立“崇爱妇儿基金”,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服务项目。同时,成立“双护”课堂公益讲师团,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讲教育,引导广大家庭和妇女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讲80余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受益妇女2万余人次。

崇川区妇联将持续推动“妇联+网格”模式全覆盖,坚持织密“建组织、扩队伍、强服务”三张网,助力妇联的组织优势、组织资源、组织力量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末端,以实际行动增强广大家庭和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陆薇 卢兆欣

2023-09-28 织密“三张网” 凝聚“她力量”——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50620.html 1 3 为基层社会治理加载“柔性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