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培育的良好态势,得益于我市在强化高企培育组织推进力度、完善高企梯队培育机制、构建企业成长周期政策支撑体系、推动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扎实组织推进高企申报等方面的努力。
和苏南兄弟城市相比,我市的高企培育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优化创新生态,赋能高企培育取得新突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进一步强化梯队培育。落实好“高企培育三年行动”,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不断完善梯次培育机制,落实培育责任主体,采取“评价画像”“个性施教”“强化补短”等针对性的培育措施,加快推动高企培育。
进一步增加源头供给。立体化开展活动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机构招商,大力招引高质量科创项目,通过培育将70%以上的科创项目培育成高企。
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推动新科技政策等文件出台,为高企培育提供政策保障;积极推动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链条,承载更多高企孵化;积极推动平台载体能级提升,为高企培育成长提供技术支撑。
进一步做好跟踪服务。摸排建立一批高企培育重点企业库,针对企业提出的诉求,相关部门联动开展走访调研,有的放矢解决企业成长中技术、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困难,强化对研发费用归集、知识产权布局等方面的服务指导,推动企业快速成长。 ·沈雪梅·